隐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20927 浏览:95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3
摘 要:文章介绍了隐喻的认知理论,并分析了隐喻的较强的认知功能以及其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接着笔者分析研究了英语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机制,从而语言习得同样是一种认知行为的结论。在此基础之上,笔者探讨了隐喻的认知理论在英语教学特别是英语词汇以及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隐喻 认知 映射 英语教学
  

一、隐喻概述

  最初,隐喻常常看做是一种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段,多应用于文学作品之中。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关于隐喻的研究都局限于修辞范围,而对于英语教学的理论指导并不多。近年来,许多研究都已证实“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认知模式。”与此同时,“认知语言学以及心理语言学的发展验证了语言习得是认知活动。”那么,隐喻的认知理论作为人类的一种深思方式是否能够为英语教学起到理论指导作用呢?本文将在分析隐喻认知理论以及语言的发展和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机制后探讨隐喻的认知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词汇和文化层面的。
  

二、隐喻的认知理论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的人在交谈时都运用隐喻,隐喻是天才的标志”,他认为人类的语言中充满了隐喻。英国修辞学家也曾经说过“:的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赖以存活的隐喻》中,提出了隐喻认知理论。作者指出“隐喻是人们进行思维、行动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隐喻的本质是指运用某一种事物(始源域)来解释和体验另一事物(目标域)”。始源域人们所熟悉的、有形并且具体的东西,然而目标域通常是人们所陌生且觉得抽象的东西。换言之,隐喻的侧并不在于语言本身,而在于用一个范畴内的概念来定义另一个范畴,用一种事物去描述另一种事物。这些隐喻和映射是日常生活语言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隐喻和映射得以了解客观世界的新事物。它在语言和认知之间起着桥梁般的作用,是人们认识世界和使得语言发生变化的手段。
  

三、隐喻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由于各式各样的教学策略的不断更新出现,以及关于教师英语的教学策略的不断更新和改良。如今学校中的英语课堂并不像刚开始时那样枯燥而单调,教师在关注学生的成绩之外更多的也在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而隐喻的使用又在人们的交流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角色。正因为隐喻的存在,人类的语言才更散发着无尽的魅力,充满着艺术气息。
  与此同时,因为隐喻可算作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普遍的存在于各种文体(如诗歌、小说)文本之中,许多具有普遍的主题用隐喻来表达的。隐喻有表象性、情意性,加上内容的丰富性与解读的自由性,因而十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英语思维的精髓以及地道的语言形式。
  

(一)映射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指导

  英语的学习是一个新知识取代旧知识并使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学习者要已经了解的语言知识来认识、理解并掌握未知的语言知识。学生习惯从已熟知的事物去认识未知的、陌生的事物,也就是说,这一切从大脑中起始地的已有的经验向未知目标域映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试着去唤起学生头脑中的隐喻认知图式是建立新的隐喻映射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用熟悉的事物来认识不熟悉的事物,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使始源域的特征转移到目标域中,最后完全同化到语言中,使学习的对象更加具体,以提升教学效果,英语教师还可从文章的结构、空间、色彩、线条和形状出发,电影、电视、图表等化工具辅助教学, 对词汇的语义关系、句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文本的篇章结构等进行理解加工,找到始源域和目标域间的相似性, 从而建立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关系。。
  

(二)文化模式的隐喻性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隐喻不仅仅只是语言现象,它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现象,还是一种的思维现象。日常生活中所包括的思维以及话语中所约定俗成的隐喻儿童早期文化继承的一。由于外语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文化底蕴比较匮乏, 不能准确地建立目标语的思维以及它的文化模式, 很难将隐喻的本体和喻体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 如何向学生更好的转达教导文化知识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关键环节。
  隐喻表达在不一样的文化背景下不一样的。 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当谈论同一事物时多数情况可能不同的概念隐喻。其中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一个民族文化模式的影响。例如当代汉语中的“战争”的概念隐喻。在武装夺取政权建立了新中国以后,将许多的战争用语带入社会生活中。如“指挥部”、“打个翻身仗”、“统一战线”等。这种概念隐喻是汉语所独有的, 远超出了英语中“辩论是争”的概念范畴。汉语里说“那个理论站不住脚”,英语直翻出来却是“那个理论装不了水”。可见,汉语把“理论”比喻成“人”, 说它像一个人能非常稳定的站立,由此可以这样一个概念,当面对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时,关于概念隐喻的使用, 一些是完全相同的,而一些确丝毫无对应关系。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应该对其中的错综纷乱的关系进行逐一对比和综合, 这对英语教师们更好的克服阅读中的语际交流所产生的障碍具有十分深刻的。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5—80.
  [2]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2—76.
  作者简介:林娜(1989-),女,辽宁沈阳人,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课程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