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看余光中译《老人与海》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22412 浏览:97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9
摘 要:《老人与海》是余光中具有代表性的翻译作品,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分析余光中在翻译这部著作时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
  关键词:余光中;《京华烟云》;适应与选择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和翻译,称此四项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4种;共四十余种。他的翻译作品齐全,不仅有戏剧和传记翻译,还有小说翻译、诗歌翻译和自译诗。余光中译的《老人和大海》于1952年12月——1953年1月在台北市《大华晚报》上连载,1957年由重光文艺出版社印成专书。2010年,余光中亲自修改其译本交由南京译林出版社出版,改名为《老人与海》。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看《老人与海》余光中译本的特色。
  21世纪初,胡庚申教授将达尔文“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运用到翻译研究,从译者的角度出发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2008年,胡教授提出了生态翻译学,指出“生态翻译学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策略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翻译生态环境”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
  余光中也提出,译者其实是“不写论文的学者,没有创作的作家”。前者指译者“必定饱学”,后者指译者“必定善于运用语文,并且不止一种,而是两种以上:其一他要能尽窥其妙,其二他要能运用自如。”也就是说,称职的译者在熟悉“施语”(sourcelanguage)和“受语”(targetlanguage)两种文字的基础上,还要能运用自如,了解文字之外的其他文化因素。
  1928年,余光中生于江苏南京,童年和少年时期跟随父母逃难辗转各地,1947年在南京青年会中学毕业后进入金陵大学外语系,1949年随父母经香港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余光中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期间曾两度赴美任多间大学客席教授。1974年,余光中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回台,任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外国语文研究所所长。很显然,余光中的中英文语言功底是深厚的,对中西方文化也是熟悉的。思果称赞余光中“英文修养很深,中文不用说,这种人才能翻译。”而《老人与海》第一句话:
  HewasanoldmanwhofishedaloneinaskiffintheGulfStreamandhehad goneeighty-fourdaysnowwithouttakingafish.
  那老人独驾轻舟,在墨西哥湾暖流里捕鱼,如今出海已有八十四天,仍是一鱼不获。
  “独驾轻舟”看似诗情画意,但在中国文学传统中,隐含着孤独和坚持。这是老人的命运,也是他面对命运的态度。“如今出海已有八十四天,仍是一鱼不获”,既是冷峻的陈述事实,也暗示着老人命中注定的“厄运”,或许是出乎意料的惊喜。而老人一如既往的沉默,一如既往的出海打渔。
  在《老人与海》的译序中,余光中说:“当年我译此书,刚从台湾大学毕业,译笔尚未熟练,经验更是不足,实在相当自不量力。”“五十多年后将此书译本交给译林出版社出版,我不得不抖擞精神大加修正……”可以肯定,五十余年的人生经历和翻译经验可以帮助他更深刻的了解老人,了解海明威,了解《老人与海》在冰川下八分之七的。
  Hetookthebaitlikeamaleandhepullslikeamaleandhiighthasnopanic init.
  它吞食钓饵,像个汉子,拖动小船,像个汉子,而且沉着应战,不慌不忙。
  老人不放弃,鱼也不松口,在茫茫大海中相持相伴。只有这样的鱼才算得上对手,老人也视其为朋友。在汉语中,“汉子”不仅指强壮的男性,而且暗含责任、担当,和对手的尊敬;相对于“男子汉”,更口语化,更符合老人的身份和语言。余光中在译序中提到早年将作者译为汉明威,“仍然觉得‘汉’比‘海’更接近原音。”在世人心中,海明威就如他笔下的人物是一条汉子,强壮有担当,勇敢而身负使命,面对死亡,也不忘自己做人的责任,令人尊敬。
  Hestoppedforamomentandlookedbackandsawinthereflectionfromth estreetlightthegreattailofthefishstandingupwellbehindtheskiff’sstern.
  他停了一下,回头眺望,接着街灯的反照,看见船尾的后面,还神气的竖着大鱼的那大尾巴。
  小说中,海明威对大鱼充满了赞美之意,毫不吝惜的用“great”、“well”、“noble”、“power”、“beauty”诸如此类的词修饰它,相对于老人的修饰词,“old”、“tired”、“lay”、“climb”等,更加突出大鱼和老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悬殊。然而,老人知天命,不管对手多么强大,不管生活多么艰难,认真的生活,认真的打渔,他知道自己“bedestroyedbutnotdefeated”就足够了。经过三天的搏斗,老人终于带回了大鱼,虽然在鲨鱼的掠夺后只剩下了鱼骨架。余光中深刻的体会了海明威的精神,将“well”翻译成“神气的”,把竖着的大尾巴突显出来,也把大海与老人之间的力量对比突显出来。神气的不仅是大鱼和自然,也是老人对于自己坚持不懈的认可,老人知道自己尽力了,命运就是这么残酷,但是自己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以上例子说明了余光中在翻译《老人与海》时,分别对文化、语言和交际各维度的选择适应。余光中的翻译自有其高明之处,因为在生态环境大环境下,他做出了恰当合理的适应于选择,但仔细推敲,也并非完美。遗憾的是,没有找到早期的译本,不能做更的对比,分析译者在翻译生态中的存活境遇和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ErnestHemingway.TheOldManandtheSea[M].NewYork:C.Scribner’s,1995.
  [2].余光中.老人与海[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5].江艺.对话与融合:余光中诗歌翻译艺术研究[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