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批评中的感性力量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15898 浏览:6999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3
【摘 要】纵观我国近年来翻译批评的成果,主要是以散论方式出现的评论性、鉴赏性的文字,多掺杂大量鉴赏者的个人因素在里面,带有强烈的感性化色彩,评论的客观性较差。本文主要分析中国翻译批评中的感性力量存在的理由及局限性,以期对未来的翻译批评实践及翻译批评理论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翻译批评;感性力量;理性力量
  引 言
  什么是翻译批评?对翻译批评的定义,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很难说哪一个就是确定无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翻译批评定义。但是,常规上比较完整的翻译批评应该是:“依照一定的翻译标准,某种论证策略,对一部译作进行分析、评论、评价,或比较一部作品的不同译本对翻译中的某种现象做出评论。”这种评价避开随意性和盲目性、杜绝胡批乱评和感想式的点评,应该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系统地去观察和分析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尽可能做到客观、科学和公正。从事翻译批评的人对翻译本身,对它的实质、可行性、原则、策略、目的、作用等基本理由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他不仅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严肃认真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而且应当同时是一“译者、译文阅读者、译文分析家、翻译理论家与翻译史家”(Berman,1995)。
  自有翻译以来,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对翻译作品三言两语的评论。但是,这些翻译批评主要为研究、鉴赏性的文字,多掺杂鉴赏者的个人因素在里面,评论的客观性较差,对整个翻译批评的发展建构起不到系统的正式的指导性作用。然而,成功的翻译批评是有说服力的翻译批评,能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优秀的翻译批评之所以广为认可、广为流传、被广为学习,就是因为其批评不是自说自话,而是有逻辑,有说服力的批评。单靠批评者形而上的感性认识,没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理性力量,很难站得住脚,产生长久深远的影响力。
  

一、中国翻译批评中的感性力量

  为什么我国的翻译批评具有感性化特点呢,理由是多方面的。
  追根溯源来看,我国传统翻译理论及其研究策略与我国传统文论一脉相承,因此具有和古代文论相似的一些特点,如不重论证、不重体系,关键术语内涵多解、界定模糊,表达重含蓄,理解重体验、重建立在直觉上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等。纵观我国近代以来在此传统特点基础上形成的翻译标准即可略知一二。如有关翻译标准的理论,如信达雅、神似、化境,看上去很有,很有启迪的指导性理论,但是实际操作中,却发现操作性不强,不容易切切实实地推动翻译活动的进步和提高。最后,高深的翻译精华理论,就变成了全凭个人悟性的玄之又玄的海市蜃楼。翻译批评以上述这些翻译标准为依托,更是有抽象的含糊的意味在里面,在批评的过程中,就更容易走入了感性批评的道路。
  另外一个理由是,翻译批评面对的是翻译这种实践活动,经验的作用不言而喻,经验主义也很容易对翻译批评形成影响。为什么青睐名家大师的翻译作品,就是因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厚实的翻译经验积累,使其译作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同样,好像很容易就相信了名家大师做出的翻译批评,也是由于信奉权威,信奉经验主义造成的。
  最后一个理由,也是翻译批评感性化特点盛行的最理由,就是其存在和出现的确给翻译批评带来清新之风。因为,感性力量主要来自对语言材料直觉判断的准确而产生的翻译批评说服力,而成功的感性化批评恰恰体现了直觉思维的特点,能直截了当地抓住本质性的东西,其准确和深刻会使读者立即产生强烈的共鸣,有醍醐灌醒的畅快感,也就是说到心坎儿里的感觉。这种强烈的共鸣会让此翻译批评力量大增,甚至被封为金科玉律。但是这依赖批评者的审美能力和语言修养,也不好加以制约,这种感性力量的局限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翻译批评中感性力量的局限性

  翻译批评作为一个较为新兴的领域,其发展尚不成熟,但已肩负起的社会责任和学术责任。有人将翻译批评的功能归纳为六点:(1)帮助。帮助译者提高翻译水平和翻译理论修养,甚至可以帮助译者具体提高某些基本功;(2)限制。限制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译作泛滥、出版;(3)扩大。扩大优秀译作的影响,推动译事繁荣;(4)。译者不断努力,译出优秀作品;(5)监督。监督译者工作,督促其认真负责工作;(6)推动。推动翻译事业健康、迅速发展(桂乾元,1994:9)。除此之外,还应该加上“深化”,深化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批评的对象主要与翻译实践有关,但它作为翻译理论应用研究的分支,其发展势必对翻译理论研究起深化作用。但是,感性化翻译批评经常会带有很强的个性,其肩负的社会责任来说,缺乏理论支撑的感性化翻译批评远远不够,无法翻译学及其相关学科发展的资源和动力。
  另外,直觉判断的准确是很难的也是很抽象的。这批评者渊博的学识、敏锐准确的语感和细腻渗透的语言审美能力。这就使得翻译批评的质量和说服力完全系于批评者的语言修养这一发之上,一失皆失,而且极易形成见仁见智、鱼龙混杂的局面,使批评失去依据、失去效力。甚至有经验丰富的翻译大家,自视甚高,别人也倍为推崇,导致其所作的任何翻译批评都被视为指导性意见,失去了科学性,使翻译批评进入不理性不科学的发展死角。还有更糟糕的情况,就是自身鉴赏能力、批评能力有限的人对别人的译作妄加评论,造成不良影响,使得翻译批评领域乃至整个翻译领域混乱污浊不堪。
  

三、正确对待翻译批评中的感性力量

  说到感性力量和理性力量的关系,可以谈谈科学和艺术的关系。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中必有理性思维的光辉,否则就成了精神错乱,而科学探索中不可缺少的直觉和想象力也体现了感性思维的特点,没有这些直觉和想象力,也就没有了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翻译批评也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因此,不可能将感性化和理性化完全对立起来,是只单单以来一种力量增加翻译批评的说服力。只有将两者巧妙结合起来,才能产出理论依据扎实又能引发读者强烈共鸣的优秀的翻译批评。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功的感性批评中,蕴含着内在的逻辑力量;成功的理性批评中,有批评者感性的思索与探知。
  结 语
  翻译正逐渐一个独立的学科,在其学科建设中,翻译批评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个学科的发展,有扎实的理论力量做支撑。单靠感性批评,势单力薄,没有说服力,不能走的长远。而单靠理性思维,也缺少了乐趣和共鸣。因此,要正确看待翻译批评中的感性化,认识到其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其局限性。不急于否认感性批评,也不完全依赖感性批评。在未来的翻译批评建设中,逐步增加理性认识、理性深思,打实理论基础,同时合理利用感性力量,才能推动翻译批评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文军.翻译批评:分类、作用、过程及标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3]桂乾元.译事繁荣需评论--论翻译批评[J].外国语,1994(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