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语境下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11515 浏览:4646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简介:任慧心,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1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摘要: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学生的词汇量可以体现出其汉语水平。然而不同语言的词汇在文化内涵上相差甚远。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目的是能使学生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使用。所以一定要词汇的文化及语言交际功能,帮助学生在跨文化的语境下正确使用汉语词汇,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 对外汉语 词汇教学 文化内涵
  1006-026X(2013)10-0000-02
  

1.词汇教学的性

  词汇教学的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语言究其根本是由词汇组合而成的,语音是词语的具体读音的综合,语法是词语的具体用法的概括,离开了词语也就没有语言可言。词汇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汉语水平。汉语词汇由于文化内涵影响而具有不同的用法差异,所以在词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到不同词语字面意思后的隐性文化差异和习惯表达方式,把词义和文化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目的语,同时也能够增加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丰富其知识面,提高学习语言的趣味性。
  

2.词汇分类

  根据语言学家G·Leech的分类,词汇大概有六种:①概念 ②引申③社会④情感⑤搭配⑥联想。这些词义类型的差异从根本上说是文化因素的不同。如果将这些类型进行概括,个人认为可以笼统分为两类:理性和文化内涵。以汉英词汇为例,两种语言词汇就理性和文化内涵的对应关系大致有三种:①对应词语。也就是那些在两种语言中表示完全相同概念的词语,如WTO—世界贸易组织;②不对应词语。这类词语在一种语言中存在,而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表示相应的概念事物,如汉语的户口、小康、道等极具中国民俗特色的词语;③不完全对应词语。这类词语是指理性对应而文化内涵不对应或不完全对应的词语。如汉语的“农民”和英语的“farmer”虽然经常被互译,但事实上并不能完全划等号。欧洲的“farmer”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农业工人”。
  

3.词汇文化内涵对语用的制约

  词汇的文化内涵依存于词汇各个层面的上,而不管哪一层面的词汇都不外乎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是约定俗成的规范和心理模式,是指导交际行为的文化规约。本民族的人处于这种文化规约之中,自然不会犯错,但是对于异文化的学习者来说,经由教师解释强调才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合理使用。不同语言中理性对等的词汇在文化内涵上可能存在很大差异,这种文化差异静态地依附并隐藏于理性上,但是一旦进入交际中就会活跃起来,对词汇的语用产生规约性,二语学习者如果不加以,就很难跨越母语文化障碍。受母语负迁移影响,他们在使用汉语词汇时会经常产生偏误。
  以英汉词汇为例,汉语词汇在英语中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联想。常见的如动物词汇中,“ 龙”被中国人视为吉祥之物,是帝王的象征。汉民族也以“龙的传人”自称,觉得龙是一种高贵的动物,具有无所不能的神奇力量。然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一种嘴里喷火的形似鳄鱼的邪恶动物,所以它所代表的文化是罪恶灾难,很少用来形容人;中国迷信的说法认为“夜猫子(猫头鹰)进宅”是厄运将至的信号,也就是说“猫头鹰”在汉语中的文化联想是及其消极的,可是它在英语中却恰好相反,“owl”象征着智慧。
  颜色词汇也是文化荷载比较多的一类词,所以文化内涵差异表现也比较。经常被大家讨论的如“红色”在汉语中有革命和喜庆的意思,在西方则是暴力和危险的象征;汉语中的“绿色”有青春、充满生机的潜在内涵,而英语的“green”却常常用来相容没有经验的,如green-hand。
  汉英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不止体现在上述词类中,还有诸如亲属称谓词、数词以及来自文学典籍跟历史相关的专有名词等,不一而足。两种语言交流的本质是文化的交流,要使学习者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对自如,就要从语言的最基本要素—词汇出发,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强调这些词汇隐含的文化要素和其中荷载的民族文化信息,拓宽学习者词汇的语用空间,提高其学习效率。
  

4.如何进行有效的词汇教学

  

4.1不同阶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初级阶段词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一批最常用词语的基本和主要用法,认识到词汇学习的性,并实例分析讲解,让学生明白不同语言的词语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是在各方面都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从而端正其语汇学习态度。所以在这一阶段可以目前通行的一对一一对多的新词表,对于在学习过程中某些词语出现的新的意象要及时补充,同时可以夹注的方式解释一些直译后学生不能很好理解的词语。
  中级阶段的词汇教学任务较之初级阶段有所不同,主要是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加深对两种语言词语各方面差异的认识,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词语。所以中阶段的词汇释义也不能采取简单的对译夹注,而要增加现代汉语原文词典中的释义内容,还词语“本真”。同时可以讲一点关于构词法的知识,介绍一些常见的相当于词头词尾的成分,以帮助学生更大程度上扩充词汇量。
  到了高级阶段,词汇教学就应该着力于加深学生对汉语词语“原义”的理解,加深对两种语言词语差异之处的认识,培养并提高学生正确运用汉语词语的能力。这阶段要培养学生使用汉语原文词典的能力和习惯,对一些比较复杂的词汇进行深入讲解,对一些多义词语可以归纳总结,讲解其原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等各层语义之间的关系。对那些学生经常用错的常用词,应该将其跟学生的母语对照,进行深入地对比分析。
  4.

2 树立多元平等的文化意识

  国际汉语教师不仅是教授汉语的“教书匠”,还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大使,具有双重身份。因此国际汉语教师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至关。它决定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观是否积极,影响着词汇教学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态度和方式。多元文化意识是国际汉语教师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从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才能在教学中与语言相关的文化因素,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运用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