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指导下的旅游翻译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5445 浏览:14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2
摘 要: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为旅游文本的英译策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策略论指导,它强调在翻译过程中,遵循“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原则,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实现与原文本同样的功能。汉英两种语言在风格、逻辑、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本文在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的指导下,探索了旅游文本的英译策略,以实现旅游文本在目的语读者中存在较大的宣传效果。
  关键词:外宣翻译 “三贴近原则” 旅游文本 翻译策略
  

一、引言

  中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气象万千,物产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浏览外宣翻译文本已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旅游景点的途径,这就对旅游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文军、邓春等之前的调查,旅游文本的翻译存在比较严重的理由,“在理论方面,译者对相关理论的了解不够深入,致使理论对实践起到实质性指导作用;在实践方面,文化误译、遗漏和累赘、中国式英语、大量拼写和语法错误、用词不当等失误”也颇多[1],致使外国游客不知所云,严重影响了宣传效果。如今,由于翻译市场的鱼龙混杂,这种理由依然存在,旅游外宣翻译的质量仍然堪忧。理论指导实践,由学者黄友义提出的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关照源语和目的语读者,对旅游翻译实践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本文将以此原则为基础来探讨旅游文本英译的若干理由,如旅游翻译的原则、策略策略等,以期对旅游翻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

  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由黄友义学者提出,长期从事对外宣传翻译工作,他总结出外宣工作中的翻译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外宣翻译“基本上中译外,也就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同时指出这一特点“决定了除去翻译工作都遵循的‘信、达、雅’标准之外,在外宣翻译工作中翻译工作者熟知并运用‘外宣三贴近’(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原则。”[2]
  学者黄友义认为对外介绍性的素材一般是最贴近中国的发展实际和国外受众需求的。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在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上的明显不同,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显然具有的实践指导。外宣翻译原则一:“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充分考虑到源语——汉语读者的需求。对外宣传,顾名思义,把中国的各个方面介绍到国外,所以考虑汉语文本的目的和需求,贴近中国的实际。原则二:三“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 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则充分考虑到目的语读者,在目的语读者身上产生同样效果和反应,以目的语为依归,真正达到宣传的目的。这三个原则兼顾源语和目的语读者,二者之间功能上的对等。根据此原则,黄友义还指出译者“最要潜心研究和了解外国文化和外国人的心理思维模式,善于发现和分析中外文化的细微差异和特点,时刻不忘要按照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去把握翻译,且译者应该熟知外国语言习俗,防止落入文字陷阱。”[3]
  旅游宣传文本属于应用文范畴,其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旅游景点介绍、旅游宣传广告、导游词、旅游告示标牌等,其内容包罗万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外宣翻译的组成。因此,旅游宣传文本翻译也需以外宣翻译的“三贴近原则”为指导,以取得宣传的效果。
  三、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指导下旅游文本英译的翻译实践分析
  旅游文本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外国游客,在为游客提供信息的基础上,力图激发他们的旅游体验兴趣,扩大知识视野,同时使他们对旅游景点的文化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宣传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汉英民族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语言表达、历史传统、审美情趣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译者应以有效的理论为指导,使译文接受者在提取信息的过程中不致遇到障碍。
  外宣翻译的“三贴近原则”强调了原文与译文的功能,既考虑了源语读者和相关负责单位的需求,也注意到在目的语中对读者所产生的效果。“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就设法处理好英汉在文化、逻辑、风格等方面的差异,使译文在语体风格、句法结构和历史文化信息传播等方面符合目标语读者的习惯,让其明白无误地获取译文所要传递的信息,从而达到旅游翻译的目的。
  

(一)英汉两种语言风格差异的处理

  汉、英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因而他们的审美观、语言逻辑观也不尽相同。纵观中国各地的旅游文本,发现,“在语言上,汉语表达过度修饰、言辞华丽、同义反复;英文行文讲究简洁明快、逻辑严谨、文风质朴。”[4]因此,在汉译英中,尤其在旅游文本英译中,应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切实贴近旅游景点的发展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既能使景点的魅力深入人心,又能使英语译文受者能够顺利地提取所要宣传的内容,掌握要旨, 否则就会给他们带来理解上的困难,甚至会引起误解,达不到对外宣传的效果。如:
  青城后山以秀丽幽静著称于世。这里山环水抱,青峰入云,云蒸雾绕,曲径幽深,众多的自然景观各具特色:或古木森森,遮天蔽日;或绝壁悬崖,天成一线;或栈道高嵌,曲曲弯弯;或小桥飞架,碧水凌空;或溶洞深邃,乳石万千;或群山逶迤,细浪东倾;或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处处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清风扑面。原始,古朴,惊险,神奇,秀美,充满无限魅力。(《青城山风光》)
  译文:Qingcheng Mountain is well known for its natural beauty and tranquility with a panoramic landscape:mountains stand high with towering peaks,rivers flow quietly through the green valleys,mists and clouds haunt mountains and rivers where quiet tracks wind deep etc.Here you can enjoy the dark ancient woods,close-meet precipices,plank roads cutting in the cliffs,all bridges high across the narrow gorges,down-pouring waterfalls,villages hiding at the end of the winding paths,and deep ces with dripping stones.All you see here is completely primitive,mysterious,surprising,beautiful and char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