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识教育背景下高等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27842 浏览:122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5
摘 要: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强,国际一体化趋势已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国内许多大学都在积极推行通识教育的理念。作为专业性极强的高等医学院校更应将医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紧密联系起来,而大学英语教学是通识教育的组成。在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中建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不仅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具有普遍性的,也对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具有指导。
  关键词:通识教育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医学院校
  1673-9795(2013)08(b)-0106-01
  

1 通识教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也称为“博雅教育”或“文雅教育”。自由教育的目的在于进行理智方面的训练,以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为目的,使人的心智获得解放和自由,排斥任何职业的或功利的目的;教育内容上关注知识的全面性和普遍性。
  我国古代四书中的《大学》开头提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庸》中提到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些都阐明了大学的根本目的,说明的祖先是将个人的完善进而天下的完善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教育学生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提问、慎重地深思、明确地分辨、踏实地实行。也就是说教育不仅要教客观知识,更要育人。这与通识教育以育人为根本目的的性质完全一致。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坚持认为教育乃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曾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也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大学》开头的那几句话,大学生应该既有通识又有专识,但通识比专识更。
  1998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把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方面。而通识教育的精神实质相当于我国的素质教育,其教育目的是为了人的充分自由的发展。
  2 高等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2.

1 高等医学院校特点

  医学院校的专业设置主要偏重于医学基础课,医学专业应用和医学技术等领域,学科专业性较强。知识体系比较割裂,医学院校学生对于本专业之外的知识体系缺乏了解。同时,医学院校教师大多是在医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分离的模式下培养起来的,其基本人文素养存在一定缺失,因此,在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通识教育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所谓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就是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将英语语言学习与英语国家的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诸方面的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其宗旨是培养具有广博知识与优雅气质的人,这正是医学生培养的目标。
  2.

2 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目前状况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医学院校也不例外。多数医学院校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教授学生语言知识以便各种考试,经过这样的大学英语学习的学生几乎没有任何的人文素养提高,更谈不上具有广博的知识与优雅的气质。
  2.3 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通识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998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面。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作为大学英语的目标。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作为核心内容。
  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理应承担起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并对文化起着作用。吴鼎民教授就曾经结合大学英语学科的特点,明确提出了把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系统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之中的“三套车”的教学理念。把大学英语课程打造成既传授英语知识、提高英语语言技能,又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并能够英语获取多学科基础知识的一门多功能的综合性课程,即通识教育课程。
  3 如何在高等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建构通识教育体系
  3.1 教学内容和策略是建构大学英语教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
  英语教学既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又是极具创造性的思维过程。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整体观,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洞察、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在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技能、宽深的知识和创新能力。教学内容上要投入多学科的知识,不仅要有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英语教材还要有适合专业领域的英语教材。高等医学院校在完成基础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应当开设医学英语课,因为医学英语教学不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组成,而且也是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培养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环节,使学生能够较顺利地阅读有关医学专业的英语文章和书籍,进行正常的英语交际和语言的使用。
  3.

2 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是关键

  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单一,过于各种英语考试,忽视英语学习本身。而各种英语考试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因此,学生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题海及考试技巧中,而忽视英语文化方面的学习,造成了即使笔试成绩很出色的学生也听不懂外籍专家的英文报告,说不出自己的观点。如果加大形成性评价比例,即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势必引导学生日常英语学习。同时,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任课教师应基于通识教育理念,根据医学院校的专业特点选取适合医学生的英语学习材料,中西文化渗透使学生接受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性教育等人文素质教育,使医学生毕业后不仅能够杰出的医学专家,更的是使他们懂得如何与社会打交道,懂得如何做人。
  

4 结语

  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高等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应承担起将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通识教育的重任,大学英语教学的通识教育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的人文和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孙有中.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27-45.
  [2]吴鼎民.大学英语教学的“三套车”构想与高素质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2005(4):36-39.
  [3]教高司.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Z].1998.
  [4]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31-48.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
  ①课题来源: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2012年度课题(课题编号:WYYB12119)。
  作者简介:吴立农(1968—),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