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申“情感过滤检测说”对外语教学的启迪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7483 浏览:23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3
【摘要】在外语学习中,情感因素扮演者很的角色。本文主要论述了动机、焦虑、自信等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一些对外语教学的启迪。
  【关键词】情感因素 外语学习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外语教学开始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渐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到学生主体的特点,语言教学法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如暗示法,沉默法,任务型教学法和全身反应法。但是在关注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同时却未能对学生的情感因素给予足够的。 同样,在理论研究上,外语学习的认知因素颇受学术界的,而情感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在20世纪80年代初,克拉申提出了情感过滤检测说突破了传统外语教学研究中局限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研究。然而,情感状态的易变性及个体差异性又使人们系统地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多年的研究仍然是论断多于论证,有理论性,却缺少操作性。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情感与认知两者并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情感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并一些对外语教学的启迪。
  

一、克拉申情感过滤检测说

  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提出了“情感过滤检测说”。 “情感过滤”指的是阻止学习者充分利用所接受的可理解的输入来习得语言的心理障碍。其中规定,对于语言输入的信息不可能全部能够发送到头脑的语言习得机制中,并能从中获取习得的能力。在他看来,情感对语言的输入起着“过滤”的作用,也就是说像一个过滤器一样制约学习者输入和吸收语言的量;而语言输入只有“过滤器”才能到达语言学习机制并为大脑所吸收内化。克拉申认为语言学习的好坏主要差别在于心理方面的理由,主要是动机、焦虑、自信三个方面。语言学习者学习动力越大,自信心越强,焦虑感适度,情感对于语言输入的过滤作用就小,学习者从而获得大量的语言输入,二语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相反,当语言学习者学习动机较弱,缺少自信心或心情焦虑时,这时的心理屏障较高,对可理解输入的吸收就相对减少,二语习得的效果则不佳。克拉申用下面的模型来解释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情感过滤:
  情感过滤:语言输入→语言习得机制→习得的能力
  

二、外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

  

(一)动机

  外语学习中的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愿望和推动力,它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同,的是学生自己想学习语言,并享受学习语言的过程。学习者学习的动机越强烈,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就越高。如果学习者对目的语感兴趣,对目的语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及其生活方式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动机强烈,态度比较积极,认为学习就是一种乐趣,一种知识的获取和探索,就会主动的进行学习,学习成效比较高,相反,如果对目的语持有强烈反感的态度,从心理上认为很困难,掌握,自然学习动机较低,结果是获取的知识不足,对于目标语的掌握不够熟练,严重影响第二外语的习得。教师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教师新颖、生动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根据 Gardner 和 Lambert 的经典动机理论,动机可分为融合型和工具型两类。融合型动机指学习者学习某种语言的目的是对当地母语的社会的历史文化社会感兴趣,希望和母语社会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并融入其中,从而该语言社会中的人员的认同和接受; 而工具型动机指学习语言是出于某种功利性目的,如考试、工作、升学等,更侧重于学习的实用价值和好处。在我国大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CET4和CET6考试,以此类证书作为谋取高薪工作的一种工具。按马斯洛的层次说, 成就性是最能激发、保持学习动机的因素。当然大语言研究工作者都主张融合型动机,因为工具型动机并不具有持久性,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而且融合型动机是主动学习,工具型动机是被动学习。不可否认说的是两种动机都能对外语学习有推动作用,在外语习得过程中这两种动机相互结合,共同推动二语习得。
  

(二)焦虑

  焦虑也许是在外语学习中最普遍存在的因素。焦虑指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紧张、担忧、害怕、激动等情绪。La Forge认为,学习焦虑会阻碍学生对知识的汲取,影响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取得进步,造成学习活动中的恶性循环,延误学习时机,从而严重妨碍学生英语学习的思维活动正常进行焦虑被看做语言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与不安、挫折感、自我怀疑、恐惧、紧张等消极情绪相关。语言学习焦虑可以分为情景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焦虑让学习者感到紧张和害怕,从而导致表现不佳。焦虑伴如紧张,沮丧,自我怀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其实它是一种主观感受,尤其是当学习者学习一门语言时。导致焦虑的理由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当未达到预期的目标后,自尊和信心受挫,紧张感或失败感增强,自然地焦虑应运而生。外部因素可能引起学习者的焦虑,比如在学习语言时缺乏的特定环境或是来自教师和家长的严格要求和批评或是来自于同学间的嘲笑。
  的焦虑会使学习者产生动力,激发学习者克服困难,推动学习进步,但是过高或过低的焦虑水平都对学习不利。过于焦虑会使人紧张,注意力变得狭窄, 束缚了人的认知能力;过低的焦虑则使学习者行为较松懈,对学习缺乏计划和安排,不利于学习潜力的发挥。只有适度的焦虑才能对学习者产生动力,推动学习者更加努力的学习。
  

(三)自信

  自信,是语言学习者坚信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一种乐观情绪。信心是建立在正确的认识基础之上,是人在成长和成功的形成过程中的因素。人们常常说,要明智地认识自己。这种“智慧”指的是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且要分析自己的缺点。如果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了解自身的缺点后勉励自己,可以刺激的信心。
  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时教师的态度是非常的。教师不应该责怪他们,因为人人都会犯错,错误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一个好老师应该是同情和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信心能够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并取得更大的成绩,然而无知的老师可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损害学生的自我。此外,具有良好的幽默感,友好的和耐心的老师可以让学生减少焦虑,更加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