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35273 浏览:15999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1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文化意识是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目标结构之一。,解释了什么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阐述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最后,以注释法、比较法、融入法和体验法四种教学策略说明了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文化意识;文化差异;交际能力;培养方式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与宗教环境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文化、风土人情和语言习惯,而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我国学者文秋芳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包含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两,其中跨文化能力是指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要使学生了解汉英语言之间的差异,增强其“跨文化敏感性”,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善于引入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开放的、积极乐观的思想。
  

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开展文化知识的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设计的外国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扩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学生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方式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教给学生一门语言,也教给了学生该文化。如何不了解文化,在交往中必会产生误会。比如:餐桌礼仪,中外就有很大的差异。在中国,夹菜给对方是一种客气的表现,但在西方人看来是不礼貌的。中国人喜欢吃狗肉,而西方人觉得是匪夷所思的。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渗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注释法

  即在教材中对涉及具有文化特异性的内容加以注释和讲解。这种策略的性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语言材料和各个阶段,比如,介绍世界上主要的体育活动环法自行车赛(Tour de France);介绍西方的传统节日,圣诞节、感恩节和复活节及庆祝方式等;介绍西餐厅的餐桌礼仪(table manners)等大都了注释法。教师利用课文现有的材料,把文化呈现给学生。
  

2.比较法

  即在教学中直接利用本国文化,对比发现两种文化的异同。这是一种十分而且有效的教学手段,特别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培养文化意识,能较大地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中西文化差异显著,只有不断的文化差异比较,学生才能更好地排除文化障碍,正确理解西方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增强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汉语是的母语,而英语是一门外语,学生在接受外语教育的时候会经常下意识地和母语进行对比,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这种对比,因为语言,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差异。
  

3.体验法

  即学生具体的语言实践学习和了解异国文化。这些实践活动包括听、说、读、写、观察、看电影和录像、阅读英语文学作品等。根据中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可以开展的语言活动有:
  (1)听与读的训练
  课文的配套录音英美人士的原配语言,尽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跟读和模仿,这样才能学到地地道道的语言,而不是中国式英语(Chinglish)。
  (2)听歌学英文
  学生对音乐都有一种无以言状的喜爱,欧美音乐中有大量经典歌曲,听歌曲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的是了解了西方的文娱文化。
  文化意识作为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一个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地、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使他们在日后的国际交往中能够与人畅通无阻地交流,并使交际更加顺利、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伟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探析[J].时代文学,2012(4).
  [2]康月梅.中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5(7).
  [3]张彦群.浅议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5(3).
  (作者单位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县城广场路东源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