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发挥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19494 浏览:84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4
摘要 文学翻译也是一种艺术,人们对翻译活动不断的认识和理解,文学翻译从单一的译作、译本逐渐发展到译者的主体作用。译者在整个文学翻译过程中是主要参与者,他们在传递原文思想内容时,还要将作品的独特性表现出来,不同民族间的语言、文化以及社会环境等都存在差异,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才能实现让目的语境读者完美欣赏原文的目的。
  关键词:翻译活动 社会环境 语境 创造性
  :A
  人类在社会交往中使用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语言,而不同的国家、地域、文化环境、社会风俗、历史背景都会产生语言上的差异,翻译就是为了能够使思想文化交流顺利进行的一项文化艺术活动。将文学翻译称为艺术活动是因为它不仅打破了人类语言交流的障碍,还有效地传递了原著中包含的思想文化及美学内容。为了达到人们交际和信息良好的沟通,译者在进行翻译过程中还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进行创作,力求使译文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
  

一、关于文学翻译与译者概述

  伴人类社会的发展,翻译将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人们联系起来,实现思维与心灵的沟通,使的世界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翻译从一开始为了克服语言交流障碍,文化、科学、物质的发展,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紧密,翻译的作用更多的是加强交流,把原作的艺术意境进行传达,以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之上进行浓缩,是对现实生活体验和感悟之后的艺术创造。文学翻译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优秀的文学作品要想跨越时代、民族、语言以及文化传播领域,就译者进行恰当地翻译。作品的文学性越高,包含的审美学内容也越多,译者掌握的知识也越多,面对的各种跨文化差异也越多。所以,对于译文读者来说,能够充分地理解、欣赏原作中的情感和思想,获得与原文读者审美的阅读感受是最大的目的,而这个目的文学翻译者进行翻译来完成。
  文学译者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是原文的接受者和阐释者,并经过对作品新的文化审美加工后让译文读者阅读。知道,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从作家生活中获取的素材,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以及感悟生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因为每个人的个性和生活环境不同,导致不同作家对生活会有多种感想和理解,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就会体现出每个人不同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而对于文学翻译者来说,就要根据原作的具体语境进行翻译,而由于语言及文化的差异,译者非常理解原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民族风俗、历史环境、写作风格,为了使译文读者能够与原文作者一样领会到作品的精华,就具有创造性。如《红楼梦》十二金钗表现了封建社会残酷的等级制度,《西游记》让领略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这两部优秀的经典作品都反映了佛教文化,将其译为英文时,让读者明了佛教文化,就发挥译者的创造性了。
  这样看来,作为文学译者就需具有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学、地理知识以及各国的风土人情等,应当精通原文和译文的语言,并理解作者的思想,即要有相当的社会经验和充分的生活常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进行着作品的创作。正如茅盾所言:“文学译者以自己的生活和艺术修养来创造剧中人物的……完全符合于剧本作家的原来意图。”
  

二、文学翻译中译者创造性发挥的几个要素

  翻译的实践性非常强,在社会,人们不仅注重翻译的结果达到消除语言障碍、传播文化信息,而且开始注重文学翻译主体性。这是因为原作者的写作意图、作品的要想非常准确地被译文读者所理解,从而实现对原文进行再创作,这是要经过译者对作品的阐释程度实现的。而在翻译过程中,有几个非常的因素会影响到译者创造性的发挥。
  

1 文化意识影响译者的创造性发挥

  文学作品中具有大量的文化信息,读者可以从译文获悉不同民族的文化风俗、历史发展环境、宗教政治等,这样翻译后的文学作品就起到了文化传播的作用。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而这些内容有些是相似的,有些则存在差异。它要求译者有丰富而清晰的文化意识,认真分析文化差异,灵活解决这些跨文化的障碍,以有效实现传播文化。那么,什么是文化意识呢?简单地说它指的是译者独特的思维方式,即译者对所要翻译的原文作品包含的文化因素独到的识别力和感受力。而译者就非常完整地理解原语国家的相关文化知识,努力去发现和了解异域文化中地理环境、历史进程、生活习俗等产生的差异性,从而在译文中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及文化内涵呈现在译文读者面前。
  每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所处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风俗及习惯造成对知识领域的认知各有优劣,而语言是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它真实而完整地记录了不同民族的差异性。以历史典故的习语为例,英语习语出自美国John Hancock,其实代表的不是一个人名,意思是“亲笔签名”。它源于《独立宣言》的第一个签名人John Hancock。流传到现在就成了“亲笔签名”的同义词。翻译时当然不能将它直译,但如果译者不了解这段历史,就无法正确翻译了。再看看汉语中的历史典故。如“四面楚歌”,来源于西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最终自刎于乌江边上的故事,用以表示一个人到处受敌,处境极其孤立的情景。而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对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外国读者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因而,东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就会造成译文读者的不解,所以文学译者就要掌握不同语言的文化意识,了解各国历史的本源,才能进行翻译,并在翻译过程中恰当地进行转换,即发挥其创造性,才能实现翻译的目的。地理气候因素对各个国家文化进程的影响很大,存活环境的不同也会使人们对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如英国地处大不列颠岛,这使得英国人民对大海有着深厚的感情,关于海的典故和传说的习语就有“in the same boat”,其意相当于汉语中的“同舟共济”。又如,中国地大物博,均有习语对于山山水水的描述,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重如泰山,轻如鸿毛”等,这样,不同的地理环境对民族的文化具有不同。译者拥有很强的历史、地理文化意识,才会理解文学作品,在出现差异时发挥创造性,以进行准确、恰当地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