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翻译所存在的理由和成因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5355 浏览:17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0
【摘要】外宣翻译是对外宣传的一种手段,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外宣翻译显得越发在,然而,的外宣翻译理由。本文从外宣翻译的目前状况入手,着重分析了我国现在外宣翻译存在的不足,以及形成这些不足的理由。
  【关键词】外宣翻译;文化差异
  中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加强,外宣翻译非常的环节,我国的外宣翻译面对这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外面翻译的信息传达海量,内容包罗万象,方方面面的信息网络电视广播报纸图书等各种媒体渠道呈现给大众,的激增难免导致供给质量的下滑,一时间,外宣翻译的不足之处比比皆是,严重印象了传播效果,甚至影响了中国的对外。黄友义曾指出:“外宣翻译是一种门面工作,其中的错误和缺陷被放大来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外宣翻译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因此,外宣翻译的不足之处值得关注。
  对大量外宣资料翻译的考察,笔者发现外宣翻译中出现的理由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类:一是由于两种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所造成的翻译中的错误;二是由于译者本身素质所造成的翻译中的错误,主要表现在译员的整体素质不高,深谙专业但外语知识欠缺,或通晓外语但专业知识欠缺,翻译观念落后。
  

一、东西方语言文化上的差异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由于思维方式,历史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维习惯又是该民族的语言来表现的。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是文化的主要表达形式和传播工具。在进行外宣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仅要考虑到语言文字本身的差异,而且还要考虑到潜藏在语言文字里面文化上的差异。如果译者只是一味遵守原语信息,而忽略了其背后的文化因素,那么读者不但可能曲解原意,甚至会产生误解和不快。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龙”字了。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的文化是龙文化,因此在企业的宣传资料中,频频出现“龙头产品”,“龙头企业”,“龙头作用”,和“龙的精神”等说法,所以有的译者就把龙头企业翻译成dragon-head enterprise。然而,在西方人心目中,龙(dragon)是个可怕的怪兽,凶恶,指那种脾气暴躁凶恶的人,与汉文化中龙的完全相反。另外外国人不了解中国文化中玩龙灯,滑龙船的习俗,当然也就不能理解龙头的作用了。翻译时英文读者所熟知的火车头和旗舰作用比喻的归化译法,译为“locomotive”或“flagship”,译为“market leader”,译文就明白易懂,也不会照成误会。类似的还有“金鸡”,“白象”等词汇在中、英文化中也具有完全不同的象征。当翻译中出现文化冲突的时候,译者能对译文做出相应的语言结构及文化方面的调整,归化的翻译策略选用目的语中具有相同象征的词汇。
  再比如,为了提醒那些公共卫生意识淡薄的国人不要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我国某处公园入口处竖起一块标有中、英文对照的告示:
  (原文):“请注意公共卫生”。
  (原译文):“Only the civilized tourists are allowed to enter thepark”
  译者在翻译这则信息时把中文的原意(提醒游客不要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诠释为要做文明游客,所以在译文中出现了“civilized”这个词,可是,译者没有考虑到这样翻译的话不仅原文最根本的意思没有在译文中体现,而且无意中把游人分为“文明的”(“civilized”)和“野蛮的”(uncivilized)的两类,这会让外国游人感到理解和不快。其实,在翻译这样的公示语时,可以突出它具体要传达的信息,改译为“Do not droplitter”“Do not spit”就可以了。突出公示语的诱导特性,引起受众的认同和共鸣,在语气上更委婉、更礼貌,译为:Your consciousness n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park is highlyappreciated(季绍斌,2005)。
  

二、译者本身的素质造成的误译

  在外宣翻译中,一些经验不够丰富的译者会在没有吃透原文的情况下草率的机械翻译,这样的后果就是误译。甚至还有一些不负责任的译者,不求甚解,直接生搬硬套,从而造成误译,错译,使外国人不知所云。
  “死译”、“硬译”、“字对字翻译”之所以不可取,就是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翻译的本质,违反了语言的规律,从而达不到交流的目的,甚至造成误解。在中文里,“宣传”是褒义词,但它的英文对应词propaganda在西方已贬义词。又如“街道妇女”如译成street woman,西方人就会产生误会,因为在英文中a woman of the streets是指娼妓。
  再如,近年各地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兴起,有些译者将其译为“red touri,green touri”,使外国人不知所云。更为确切的翻译应为“revolutionary touri,ecological touri”。
  因此,要把原来用中文所表述的内容,传给使用外语的外国人,使你的外语符合其规律和法则;其次克服两种不同文化所造成的障碍,这样才能使交流完成。一个好的翻译者不但要精通两种语言,还要了解与这两种不同语言密不可分的两种不同的文化。
  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的外宣翻译的确存在种种不足,这些不足无疑会使的外宣翻译无法更好的宣传我国国情,加强我国和其他国家交流。英语的对外报道有别于单纯的汉译英,并非对汉语新闻的逐字的英译,两者不能简单地等同视之。对外宣传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传播效果,而中引文的英译质量直接影响到传媒效果的清晰度。因此,在中英译过程中要时刻牢记“从读者对象出发”(readers-oriented),力求给国内外受众提供易于接受的译文,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