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教育之“交际法”及如何有效进入第二语言课堂教学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7201 浏览:1778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4
摘 要:本文选择了人本派与功能派教学法中的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的相关理论,简单阐述了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跨文化交际教育进入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的几个倡议,这对培养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无疑起着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交际法;第二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
  “汉语热”在世界各地的兴起,关于第二语言的教学理论在国内和国外都不断发展,并且各流派的理论也在不断更新。汉语的教学不仅仅是涉及一些的理论基础,更关注的是不同的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跨文化交际。而文化差异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因素,如何实现有效的交际方式,是第二语言教学不可回避的话题。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分支众多,但笔者认为与跨文化交际研究最为紧密相连的是人本派与功能派教学法中的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交际法的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A.Wilkins),它又被称为“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功能法”(Funtional Approach),或“意念—功能法”(Notional—Functional Approach),主张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交际法很适用于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它以学生为中心,展示新的语言材料,包括对话、图片和实物等工具的借助,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口头练习,目标是培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要求的不仅是语言运用的正确性,更是求得体性。教学中所创造的真实情景多小组活动的形式,大量言语交际活动培养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并把课堂交际活动与课外生活中的交际结合起来,学以致用,非常符合跨文化交际教育所需的教学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要达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处理好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使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更能掌握到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这样,学出来的语言才会更地道,才能更有效地避开跨文化的交际失误。
  

一、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

  (一)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跨文化交际内容应渗透于第二语言的教学环境中
  我国的第二语言教学由于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产语法学说的影响,一直以来比较语构方面的教学,如语音、词汇、语法等,容易忽视社会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语构的教学与文化教学两者发展很不平衡,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跨文化交际学和功能学的出现,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在语言中学习文化,尤其是跨文化交际学习的性,但我国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还有待完善。
  跨文化能力不同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它是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文化意识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而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转化能力及文化适应能力,其中语言交际能力是核心和基础,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转化能力是学习语言主要的能力。跨文化交际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到人与人,大到国与国家,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的过程,这就第二语言的教学紧跟文化现象的发展,因为语言只是文化的一,是文化的载体,是传承文化的工具和手段。例如从第二语言教学中的结构、语义和语用的体系就可以看到的文化。第一,语构文化,中国自古以来讲求天人合一,中庸,和谐自然的存活环境,许多短语、句子等重意合而轻结构,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第二,语义文化,中国的古诗词,成语,还包括生活中常用词,有很独特的意象,如“狗”、“龙”在中西方国家中的含义是完全不一样的;第三,语用文化,即在语言使用中所体现的文化,它对生活中交际能否顺利实现有非常的影响,如中西称谓,礼貌用语等等。这些方面都可以用于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的交际法中,创造一些真实场景,如商店、超市、医院等,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以致用,课堂与课外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同时,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对舞台布景、服装设计的表演形式来提高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认识能力,还可以观看电影,讨论一些中西方节日的送礼习俗等差异的开放性理由,让学生开口,并感受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为以后第二语言的学习带来持久的动力。
  以上几方面都能把文化内容和形式以交际法为主导的教学形式很好地融入到第二语言教学中,这两者的渗透融合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恨大的推动作用。
  (二)第二语言的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能与人交流,但交流得不得体又是一个非常的理由。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地点该怎么去交流却是一个涉及文化方面的理由。所以不管是语言学习还是第二语言教学,为了去了解文化,去学习跨文化交际的技能。学习一种新语言,由于本国母语文化的长期熏陶和影响,在交际规则、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也许你语言学得很好,与外国人交流是完全不成理由的,但交流得体吗?地道吗?随便说“of course”礼貌吗?随便叫”老外“合理吗?这些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有待解决的理由。交际法能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许多材料活生生的情景进行口头操练达到运用语言进行得体流的目标。这样,才会从一定程度上克服“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第二语言教学课堂上引入文化的教学,一方面使语言学习生动有趣,让学生对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更快更有效地掌握一门语言;另一方面也为以后再第二语言国家生活打下坚实基础,提前了解更多的文化差异,克服心理障碍,最快地度过“文化休克”期。因为人的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可以宽容,而违反讲话原则却常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之间极为紧密相连的关系,跨文化交际研究不断影响着第二语言的教学,第二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又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且学会与该文化的人进行有效的交际。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偏颇任何一方面不完整的教学,将二者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则更是不可取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是语言课教师的任务,也是文化课教师的任务。所以,跨文化交际教育如何有效地进入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是值得深思的一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