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中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与对策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24958 浏览:11016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4
摘 要: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学英语教育任务包括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拟结合目前中学英语课堂中文化意识培养目前状况,探讨新时期中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策略。
  关键词: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
  中学英语教学主要包括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两。众所周知,语言教育离不开文化教育,而且文化教育是英语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外语中的文化由两方面组成。一是广义上的文化,用大写字母C表示。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地理、自然、政治、哲学、文学、经济、教育和科技等。二是狭义上的文化,包括表层和深层文化,用小写字母c表示。表层文化指某一特定文化人群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风俗习惯、道德风尚、语言风格、礼仪举止、传统和人文精神等,深层文化是指文化的精神本质层面,如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情感方式和思维方式。表层文化会时间的推移和多元文化共存和交流发生转变,而一个国家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内在的精神本质是相对稳定的。深层文化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并表层文化表现出来。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要同时学习期文化,掌握其内在的深层次的精神本质。
  

一、中学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学习英语而不懂英语国家的文化,人的思维方式,语言风格和情感方式,难免会造成理解上的误差甚至是不必要的误解。因此,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大学英语尤其是英语专业学生中,然而在中学阶段很少有教师意识到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英语教育离不开英语国家的文化。包括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风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事实上,我国的英语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民英语水平普遍提高。却远不如亚洲其他国家如南亚的印度,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水平。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考试成绩仍然是中学英语教学的衡量标准,教学围绕中、高考笔试展开。另一方面,教学法改革裹足不前,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很少被。学生实际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非常薄弱。21世纪的中学生已经生活在多元文化空间,与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联系不可避开。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培养文化敏感性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的。所以英语教育要从中学开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中学英语跨文化培养目前状况

  中学英语跨文化教育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无法有效开展。如教师自身的跨文化知识储备,学校的测评机制,学生的整体水平等。中西文化差异巨大,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语系,英语跨文化教育实施起来尤其困难。这些理由在广大农村中学更加突出,从某种程度上说,农村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低于城市中学生,一理由就在于其文化素养没有提高,文化敏感度低,建立在母语学习基础之上的英语学习无法从母语文化的外部观察自身文化。正如英国学者Byram(转自陈申,2001)指出:“文化意识的教育应该设计两种观点,使学生同时研究者和被研究者,让他们比较获得一种视野。在从两个角度进行的比较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跨文化能力。”有此可以看出培养文化意识的性,获得一种新的文化视野是心的文化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其结果是学习者文化观念的转变(转自林娟娟,2006)。整体来说,大中学生没有进入目的文化的框架来深思和理解目的文化,他们增加的只是一些语言信息和文化碎片信息,而依然以自己固有的文化观念为标准去衡量目的文化。而这样的学习方式最终会导致跨文化交际无法有效进行。
  

三、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应当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学策略应当是多元化的。一方面,应该培养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力、洞察力和扬弃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学生发现和理解母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差异。语言对比和文化对比,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树立起明确 跨文化意识,培养对不同文化模式的容忍性,避开产生文化偏见,增加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策略是让学生站在文化的内部和外部看文化,让学生同时研究者和被研究者,比较获得新的视野,从而让学生获得跨文化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进入目的文化的框架来深思和理解目的文化,摆脱站在自己的文化观念标准去衡量目的文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教学内容,有目的、系统和有效地实施语言与文化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同时让学生词汇、语法、句型和篇章的学习以及听说、阅读、写作等课程感受和领悟不同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细致地体会语言的表层和内涵之间的微妙关系,学习理性地把握英语的语法规则和文化规则,形成自觉的跨文化意识。例如,人教版的初次见面介绍示范是:“What’s your name, please?”。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介绍方式是主动报上自己的名字。西方英语国家通常是多元文化的集合,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普及印度文化和穆斯林文化禁忌。总之,中学教师应该实际的交流活动,让具体的语法规则和文化规则内化为学生的语言活动机制,从自觉的跨文化意识发展到不自觉的、下意识的、自动化的文化敏感性。
  

四、总结

  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直接影响其英语水平。因此,教师意识到有必要改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外语学习建立在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之上。在英语学习中开阔视野,了解西方文化,认知并掌握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理解文化差异的本质并加以总结,培养自身的文化敏感性。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文化的相似之处和本质的不同之处,以便在工作和生活中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林娟娟,跨文化教学策略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J].北京,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