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简评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23696 浏览:10727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4
摘要:
  解构主义思想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已经在法国兴盛起来,它对传统的权威和理性进行了质疑,在翻译理论的研究中占据了非常的和独特的位置。本雅明是一位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最早倡导者,他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开创性地提出了“纯语言”的哲学思想,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读者在翻译中的地位、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以及原作与译作的关系,并论述了逐字直译等理由,指出了译者的任务就是构建纯语言。
  关键词:解构主义翻译;本雅明;纯语言
  解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盛于法国的一种后现代主义思潮,它产生于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界对结构主义的反叛,是一种结构消解式的批评,是一个反传统反权威的怀疑主义思潮。它以解释哲学作为哲学基础,来拆解结构、瓦解系统、消除中心、否认本质,系统地消解了结构主义关于结构和等概念,所以被称为“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它反对二元对立看理由,主张以多元化的思想看待理由。解构主义是后结构主义的一个分支,它的始创者是法国当代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德里达深受海德格尔反形而上学、反逻各斯主义的理论影响,同时他又进行了创新,大胆从语言学、符号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逻各斯中心论的一整套的消解策略,这才促成了解构主义的兴起。
  沃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出生于柏林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是德国文艺批评家和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之一。他是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最早的倡导者,他早在1923年发表《译者的任务》这篇论文,他写这篇文章是想从翻译方面入手向人们阐述他对于语言哲学的看法,文中主要提出了“纯语言”的观点,以此为基础阐述了原作与译作之间的的关系、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语言间的亲缘关系以及逐字直译等理由,体现了解构主义思想萌芽。
  但是本雅明并没有打出解构的口号,所以他的文章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后来解构主义兴起的时候人们才发现解构主义的观点早在几十年前就在本雅明的文章里被论述过了,因此就把这篇文章奉为经典并译为英文和法文,从而使文本得以存活。后经解构主义学者的评论和阐发,本雅明了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奠基人,他的这篇文章也被尊为解构主义的奠基性作品。因而弄清本雅明的翻译思想是“了解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核心所在”。
  

一、本雅明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评析

  

(一)翻译不应迎合读者:为了留住真正的艺术

  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本雅明指出,翻译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进行翻译并不去迎合读者,明确的提出反对以读者为中心、以信息复制为目的的翻译。在他看来,翻译不是对原文一成不变的复制,不仅仅是为了让读者理解原文含义,而是要对原作进行艺术创作。真正的艺术家在创作时并不考虑接受者,他们觉得如果原作不是为了读者而存在,那么译作也不是。本雅明把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与原作放到一起比较,反对传统翻译理论中以译文读者为中心,注重传达原文信息的观点。
  在不关注读者这一点上他的观点似乎有点极端,但正是这样才真正能为留住艺术原始的摸样。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不考虑读者,而是客观公正地、纯粹地进行翻译创作,因为艺术就是要清高的保持原来的样子,这就是艺术的权威和自由。本雅明的这种思想让人耳目一新,明白了真正的艺术该给人带来的感觉和价值。
  

(二)“纯语言”观念的提出:崇高的翻译目的

  本雅明提出,翻译的最终目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要表达不用的语言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他提到的语言间的亲缘关系。为了解释这种语言间的亲缘关系,本雅明提出了“纯语言”(pure language)的观念。在《译者的任务》这篇文章中本雅明解释说“语言间一切超历史的亲缘关系都藏于某个整体意图中。”“只有将语言中的意图互补为一个才行,这个就是纯语言”。的来讲,本雅明将“纯语言”比喻成一个花瓶,世上不同的语言这只花瓶的碎片,任何文本的原文和译文都只是花瓶碎片中的一片,而翻译的任务就是要将不同的碎片粘合起来最大可能地恢复花瓶的原貌,即构建纯语言。这样的说法还是让人觉得理论抽象性很强,但也不难理解,纯语言就是一种具有完美全面描绘能力的真正的语言,这种语言囊括了原语言和译语的意蕴,在这样的语言里人都能够去欣赏同一个作品而不用因为语言差异遭到阻碍。
  在本雅明看来,《圣经》的隔行对照译本是一切译作的典范和理想。在他看来,圣经文本就是真理教义,就是纯语言想要传达给人浓缩的完整的的核心内涵,并没有由于语言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这种文本逐字直译,而圣经以外的一般性文本不具备这种特点,逐字翻译的话反而会增加译者和译作的负担,更达不到构建纯语言的翻译目的。
  (三)关于可译性的理由:不要混淆与不可译的区别
  基于“纯语言”思想,本雅明认为世界上各个语言之间都有可译性,而译文正是不同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紧密度的体现。他认为原作有可译性,一是可以找到合适的译者,二是原著本身结构设定可以翻译,并且要求翻译。根据纯语言理论可知,翻译的时候应该尽量跨越语言之间的隔阂,译文应尽可能表现语言之间的差异性,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结合原文和译文以趋近完整的含义即纯语言。“纯语言”揭示了语言间的亲缘性和差异性,语言的亲缘性说明了翻译的可译性,而差异性则为译者提出了任务:译者应保留原语中的“异”来彰显两种语言的不同,从而让‘纯语言’目标语折射出源语文本。
  同时,本雅明又认为严格的说任何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不可译的,这使得人认为本雅明的翻译思想有神秘主义倾向。其实在笔者看来不可译是一种客观事实,译作和原作永远不可能完全对等。所以本雅明才提出“翻译”的要求来解释可译性。也就是说,艺术作品存在,只是在等待着人们的选择:译还是不译。这里,本雅明所指的可译性只是一种特征,并不单纯是不可译的反义词,辩证地来说不可译里就包含着可译性和不可译性,这里可译性是指那些可以为不同的人群所共同感受并理解到的东西。他只是想说不可译是的,但是共通的东西也的确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