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谚语的英语翻译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10463 浏览:44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30
摘要 每个民族文化中都有自己的谚语,它广泛在民间流传,是言语简练而意思完整的话语,一般以口语形式出现,多是平俗容易理解的短句或韵语。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汉语谚语非常清晰地表达了汉民族的文化特色。当把汉语谚语翻译成英语时,译者应该考虑中英文化的差异,较多运用英语的表现手段,使汉语谚语的语言风格及其丰富的内涵能够在英语语境中再现。本文根据归化和异化理论,提出谚语的翻译应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恰当运用相应的翻译的策略,能够使英文读者很好地理解中国文化。
  关键词:短句 口语形式 汉语谚语 语言风格
  :A
  谚语是语言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广泛流传于民间,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教训,言语简练而能直接表达出真实的语言,一般都以口头形式流传下来。谚语与小说、诗歌等文学形式一样对语言的凝练,汉语谚语在某种上来说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最主要的特点是生动、喻义清晰,并有着深刻的哲理性。翻译是实现不同语言间的一种转换,并在转换中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最具有代表性的策略当属归化和异化两种。在将汉语谚语翻译为英文时,要根据中英文化存在的差异,进行的语言处理,以再现汉语谚语的原貌。
  

一、中英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

  翻译的目的是能够使译文读者理解及体验异域文化,在任何翻译开始之前,译者应该观察译语语境的特点,来确认如何在翻译中采取相应的策略和策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总会情不自禁地以某些接受者群体作为翻译的接受者,从而使译文在译语语境中实现原文功能的再现。所以说,翻译的中心思想是让译者了解源文本的真实信息,再现原文语言环境中的内容,而为了能够实现这种目标文化的目的,就要选好恰当的翻译策略。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的策略最初是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提出的。其中,归化的是说译者进行翻译时要适应译文读者,透明而流畅地使源语不让译语读者感到陌生。而异化这种翻译则是译者进行翻译时,有意识对原语文本进行的保留,这样译语读者才能感受到某些异质性,以更好地了解原文文化语境。所以翻译中的归化策略以目标语言文化价值观为主,力图符合本土特征、出版潮流和政治要求而采取的对原文同化手段。异化这种策略则不刻意迎合本土文化价值观,它使原文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差异在译文中能够充分表达出来。总之,不管译者对译文什么策略,最终是要翻译实现原文语言再现的效果。正如韦努蒂所说的:“通顺”的翻译在英语翻译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最主要的是别让译文读起来像翻译,要让读者阅读起来感到非常顺畅,并能够很好地体验到不同语言文化与之间的差异性,这样才能实现不同文化间平等交流的。
  翻译策略中的归化和异化将语言层次上升到文化、诗学和政治层面。在翻译中,应该将归化和异化互为补充,相互融合,以归化这种策略来讲,其目标是实现翻译中原语言与译入语言文化语境的相互沟通与交流,主要关注译入语言读者的接受心理和审美感受,以译入语言为标准,来传递原语文本的信息,使读者的阅读不受影响。换句话说,译文语言要尽量采取与译入语表达规范相一致的形式,以实现与原文最为贴切的对等表达。当然,对于译文来说,也要力图达到语言自然流畅,不能让读者感受出翻译的痕迹,这实际上就是以读者为主体,当原语中出现某种说法在译入语言环境中没有时,翻译要尽量匹配译入语中相应的表达方式,以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一样对翻译内容产生相同的反应。例如,汉语谚语有:“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可以运用归化译为:“The cat away,the mice play.”就不会使英语读者感到迷惑,更符合译入语言的言语规范,生动并且容易理解,自然能被读者所喜爱。又如,汉语中常用的谚语“朽木不可雕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等极具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英语国家的读者语境,利用译语文化形态中能够理解的词句对其进行翻译,这样才能达到翻译预期的效果。当然,归化的翻译不能滥用,不能过度归化,要注意避开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翻译策略中的异化与归化翻译相比,主要是突出体现原语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不同,力求保留原语文化风格以及原文作者创作特色,使得译语读者与原文读者一样能够体会到原著特色,产生亲自到了那个境地的感受。如中国古诗里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诗句,对这句的翻译,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了舍弃符合译入语规范的习惯表达的典型异化策略,即:“Drawing sword,cut into water,water again flows,Raise up,quench sorrow,sorrow again sorrow”,庞德将原诗的形式和句法结构在翻译过程中保留下来,充分表达了汉语句法上意象叠加的表现手法,使不懂中文的译文读者体味到中国传统古诗的原貌,更能体现原文语境中鲜明的和文化色彩,让译语读者耳目一新。可以说,异化翻译策略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译语语言。现在新鲜生动的汉语熟语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由异化策略获取的。像常听到的:“条条大路通罗马”等。这些表达为汉语语言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当然,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一定要注意异化策略不能带有太明显的翻译痕迹。因此,不管是归化策略还是异化策略都结合起来运用,互为补充。特别是在汉语谚语的英语翻译中,译者深入了解译语读者的文化语境,从推广汉语的角度出发,对两种策略要合理运用、相互结合,才能达到翻译的目的功能。
  

二、汉语谚语及英语翻译

  

1 对汉英谚语进行比较

  在语言形式上,汉语谚语一般人们习惯使用的固定语句,包含比较完整的含义。而汉英谚语结构一致的地方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结构紧凑,清晰明了,而且都含有非常深刻的寓意,使人越想越觉得有意思,而且句子长短不一。完整谚语的每一个词在它所处的整句中会具有独立地位和专属,而对于整句谚语的内涵能以进行引申,它能够实现非常准确神似地描绘出事物复杂现象的实质。其形式表现为成对的偶句、独立的单句,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和谐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