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道罗夫的“等值翻译论”刍议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6402 浏览:2159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3
摘要 论文阐述了西方译界代表人物对等值翻译的仁者见仁的观点,探讨了“等值翻译论”的内涵及其本质,分析了“等值翻译论”在英汉互译中的具体应用,认为“等值翻译论”有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实用性,是译者追求的理想境界,但难于做到完全上的“等值”。
  关键词:翻译 等值 费道罗夫 奈达 纽马克
  :A
  翻译,尤其是语际翻译,是涉及到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交流活动。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译界围绕传统的翻译标准“信、达、雅”展开了反复争论,但始终未能超出清末民族著名翻译家严复所创立的这一翻译原则或标准。20世纪50年代起,国外语言学的迅猛发展,一些翻译家将一些新的语言学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上,这些的语言学翻译理论的引进,推动了我国译界翻译研究的发展。而这些理论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把前苏联翻译理论家费道罗夫(A.V.Fedorov)(1953)所提出的“等值翻译论”作为一个中心概念,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对翻译等值进行了各种探讨。这样,就把翻译讨论的焦点从传统的翻译策略“直译”与“意译”标准之争引向了深入。
  

一、“等值翻译论”的引进与争辩

  在费道罗夫《翻译理论概要》一书中,率先看到“等值翻译论”这一理论;随后,英国翻译理论家约翰·卡特福德(John Catford)(1965)也提出了翻译的“等值论”观点。而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根据自己翻译《圣经》的切身经验认识到卡特福德的定义有些过于武断,于是在他的著作《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了“翻译的新概念”。他认为以前的翻译,过多地放在语言的表现形式上,强调对原文的忠实、译文与原文的对等,而不大考虑译文读者的反映。因此他认为,翻译还要取得“功能对等”的目标。
  20世纪70年代,奈达发展了他的理论,由原来的而轻文体,演变形式与内容并重。提出了“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他从《圣经》翻译中摘取的著名例子是“Lamb of God”一词。而另一个例子就是英语中的“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就不硬译成“一石双鸟”,而可以套用约定俗成的“一箭双雕”;“Love me,love my dog”应该译成“爱屋及乌”。这些有约定俗成说法的习语照搬为妙,不必要字与字对等译出,如“Milk way”译成“牛奶路”之类的译法让中国人不知所云。可见,在奈达的一系列翻译著作中,尽管在他的翻译理论和主张上也产生了一些变化,但他所指的“形式对等”与“功能对等”说明了翻译的辨证关系。
  而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在其所著的《翻译理由探讨》一书中,则把翻译分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他同样认为要因文章而异,所以他的理论被称为“文本中心论”。
  对比纽马克和奈达的翻译观点,虽然有一些分歧,但也有着颇多的相似之处。例如,他们都十分译文读者的反应,翻译与文化的关系,认为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都不拘泥于那种字对字的直译,优秀的译作产生于译者与原作者的心灵共鸣,翻译存在某些原则和规则,但它们相对的,不可能某种程式或“万应灵药”。
  

二、“等值翻译论”实质探究

  自从有翻译以来,国内外译界就围绕翻译策略——直译或意译展开了争论,而且将这种历史性的争论上升到了翻译理论标准的产生。在中国,古代译者的译述不论,近代清末民初的严复(1853-1936)在《天演论·译例言》卷首开宗明义提出的理论观点一直被认为是我国传统翻译标准理论思想的代表,至今仍不断地被译家所引用,即使现今一些学者有关汉英互译的所谓新观点,认为仍然没有脱离严复“信、达、雅”的窠臼。而在国外,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被应用到直译或意译论争中来,出现了以奈达和纽马克为代表的翻译理论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翻译理论思想,把这一讨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然而,纵观上述中外著名译家对直译或意译之争的精辟论述,不难发现,翻译标准之争的最终结果还是翻译时用直译或意译,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我国学者早已发现,“等值翻译论”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存在许多共同点(罗新璋,1990;金堤,1989;劳陇,1990;等)。有学者研究了这样的结论:奈达“对等论”中的“equivalence”相当于严复的“信”,只不过奈达的理论就指出了对等应该划分为形式上的对等和功能上的对等。具体来说,形式上的对等是在语言形式上,原文与译文具有相同性;而功能上的对等是侧重强调在语言功能上原文与译文的一致性,不强求语言形式上的绝对等值。
  再来看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的新概念,可以说,这是他对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一大贡献。纽马克从文本论出发,运用了卡尔·布勒(Karl Bühler)和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cobson)等语言学家对语言的三大功能的划分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翻译应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作者指出,这似乎合乎严复的“信”,可谓“直译”;而交际翻译则注重读者的理解和反应,即信息传递的效果。交际翻译要求译者创新组织语言结构,以使译文地道、流畅。这种翻译自然是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使译文流畅、简洁,更容易为译文读者所接受和欢迎,也就是严复所说的“达”意。
  另外,我国翻译学者劳陇(1990)在《殊途同归》一文中也指出,严复“信、达、雅”说同奈达、纽马克的学说相通的。
  由此可见,“等值翻译论”与我国传统的翻译标准“信、达、雅”有着颇多相似或相容之处。
  在有关直译和意译之争的理论标准讨论中,严复与奈达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的确有着相似的一致性,个中理由自然是翻译作为人类的一项普遍的文化交流活动,会有共性的理由,值得中外译家共同探讨,直译或意译的翻译标准之争就是典例。因此,学习国内外的翻译理论,结合汉外互译的特点,寻找切合实际的规律和标准,灵活加以应用才是正确的翻译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