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联理论看翻译中的中式英语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33888 浏览:156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6
摘要: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人们总是期望最小推理努力达到最大的语境效果,以此获得最佳关联。交际过程就是基于对说话者明示信息的理解,结合语言的外部环境,对话语和语境信息的动态推理最终确切地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的过程。在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互为信息接受者和信息发出者,不仅要准确理解所接受信息的意图,而且要为所发出的信息创造最佳关联,努力使其准确的理解。关联理论翻译观把翻译看作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活动,一个寻找最佳关联以取得语境效果的过程。运用关联理论翻译观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避开中式英语的产生。
  关键词:关联理论;语言交际;最佳关联;关联理论翻译观;中式英语
  1006-026X(2013)10-0000-01
  

1.引言

  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是结合语境运用推理来理解说话人真实意图的过程。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互为信息接受者和信息发出者,不仅要明示推理来理解语言,更的是为所发出信息创造最佳关联以获得语境效果,让话语被对方所理解。翻译也是一门理解语言和表达语言的学问,运用关联理论的原则用助于翻译的顺利进行。关联理论翻译观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解决中式英语的理由。
  

2.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由Sperber 和Wilson 在两人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来。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定义为一种明示——推理的互明过程。明示是指说话人明确地向听话人表示意图的一种行为;而推理意味着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即话语提供的信息,借助语境检测设推理来理解说话人的交际意图的行为。总的来说,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看作是个示意——推理的过程,“交际者对听话人/读者的认知环境和交际情景加以评估(assesent),并据此话语向听话人示意/传达(包括明示和暗示)自己的交际意图;听话人则结合该话语提供的信息和相关的语境信息,在关联原则(Relevance Principle)的指导下进行解码和推理,最终实现对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认知”。(何自然,冉永平,2001,p.32)
  2.

1 关联性

  关联性和最佳关联性是关联理论中比较的两个概念。
  可以对话例子来理解关联性。
  例如:
  A:Do you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B:I am a crazy NBA fan.
  B的明示话语给A提供了一个推理的认知环境,使A获得B喜欢NBA这个语境信息,A再从自己的认知环境中确定NBA和篮球有关这个语境检测设。于是A就结合这两项检测设进行推理,即从B用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中,分析推断出B喜欢打篮球这个语境效果,因此B传达的信息与该语境具有关联性。
  根据关联理论,语言交际可以看做是这样一个过程:听话人把说话人明示的话语放入一个可推理的认知环境;听话人根据各种语境检测设进行推理;听话人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获得语境效果。这样,说话人明示的信息就与该语境就具有关联性。
  2.

2 最佳关联性

  关联理论的一个原则是最佳关联。“Sperber和Wilson认为,成功交际的关键在于说话人和听话人能否找到最佳关联。如果话语能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而听话人又只付出最小的推理努力,那么该话语就具有最佳关联性。”(何再三,蒋学军,2009,p.222)简单来说,听话人只需付出很小的努力,无须太复杂的推理,就能从话语内容和语境检测设中取得最佳关联,获得最好的语境效果,从而正确理解话语。
  Sperber和Wilson二位专家提出了的著名的关联原则包括关联第一原则和关联第二原则(李淑萍,2012,p.117):关联第一原则,即认知原则,认为人类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而关联第二原则,即交际原则,表示每一个明示的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语言交际是个双向的过程,交际双方互为说话人和听话人,根据认知原则,认知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可以理解为话语的最大关联性有助于交际双方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根据交际原则,每个明示的行为本身都具有最佳关联性,那么在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应努力确保每个明示的信息都能够使交际双方理解对方的意图,使明示的信息具有关联性。
  

3.关联翻译理论及其对中式英语的启迪

  众所周知,翻译建立在对语言的准确理解上。赵彦春认为“翻译行为动态的认知关联性特征,关联理论对翻译现象有着迄今为止最强的解释力”。(王荣,2007,p.6)
  3.

1 关联翻译理论

  “Gutt(1991)提出的关联理论翻译观把翻译看作是一种涉及到大脑机制的言语交际行为;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一推理活动;一个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以取得语境效果的过程。”(韩玲,2009,p.154)“关联翻译理论将翻译看作是涉及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经过两轮明示-推理过程的交际活动。”(何再

三、蒋学军,2009,p.222)

  3.

2 关联翻译理论对中式英语的启迪

  在翻译的过程中,中式英语的理由屡见不鲜,关联翻译理论对理解语言和准确地译出语言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它在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解决中式英语这个理由。
  “美国学者 Joan Pinkham 在其著作《中式英语之鉴》中,把“中式英语”定义为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受本土语言影响而产生的“畸形的、混合的、既非英语又非汉语”的语言文字。”(康志梅,2011,p.44)
  根据关联理论翻译观,译者要先后两次运用关联理论,先理解原文了解作者真实意图再组织相同的语境来传递给读者的过程。根据关联理论,译者要根据原文提供的明示信息,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推理,找出原文与语境间的最佳关联,成功地获得准确理解原文的语境效果。再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从而使译文读者以最小的推理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即在翻译过程中为译文读者创造最佳关联。
  

4.结语

  关联理论是一门研究语言交际是如何顺利进行的学问,有助于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翻译在实质上也是先理解后表达的一个过程。因此关联理论对翻译有着很强的解释性和指导。在翻译的过程中两次运用关联理论有利于翻译的成功。第一次运用关联理论推理——明示来理解原文作者的语言,第二次运用关联理论来为译文读者创造最佳关联。交际者和译者的共同点在于二者兼有信息接受者和信息发出者的双重角色,二者的任务在于不断地运用关联理论来理解语言和表达语言。此外,关联理论翻译观对解决中式英语的理由也具有一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何自然,冉永平.(2001).关联性:交际与认知(导读)(p32).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何再三,蒋学军.(2009).关联理论视角下的中式菜名英译.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11(5),222.
  [3]李淑苹.(2012).《旗帜飘扬》与《旗开得胜》的语用博弈——从关联理论阐释歌词翻译.长沙大学学报,26(1),117.
  [4]王荣.(2007).从关联理论看字幕翻译策略——《乱世佳人》字幕翻译的个案分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6.
  [5]韩玲.(2009).“不可译”到“可译”的变通——关联理论在解决“不可译”理由中的应用.Journal of Yunnan Finance&Economies University,24(1),154.
  [6]何再三,蒋学军.(2009).关联理论视角下的中式菜名英译.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11(5),222.
  [7]康志梅.(2011).浅谈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吕梁学院学报,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