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英语学习的控制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11895 浏览:46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1
摘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差异所产生的碰撞现象体现在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却也成了最容易被教育者和学习者忽略的。东西方人们的思维差异现象及英、汉语言所体现的特点,准确掌握这一影响二语习得者英语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将有效提升英语学习质量。
  关键词:语言;思维碰撞;思维差异;学习效果;制约
  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理解、把握事物的策略,是决定文化形式的最为深层次的内涵展现。正是由于思维方式因人而异的特性,导致了不同文化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产生明显的差异。所以,世界上多种多样文化主体的存在,成就了人类特有的思维规律,有的是在固有的文化氛围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深思理由、认识理由、解决理由的方式与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果能够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思维习惯的培养,将有效提升大学生英语学习质量。
  

一、思维差异的体现模式

  思维模式几乎体现在的文化领域中,它包括物质、行为、精神和交际文化。且思维模式差异恰好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因素。由于思维模式的体现与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使其了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反过来,语言又促使思维模式得以形成和发展。语言作为思维的主要工具,是构成思维模式的主要元素。思维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之中。所以,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理由(连淑能,2002)。思维模式主要由知识、观念、策略、智力、情感、意志、语言和习惯等八大要素组成(陈新夏等,1988:504)。也正是这些要素导致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产生差异。Whorf认为人们的母语模式毫无疑问会影响其惯常性的思维模式。所以,来自于不同国家,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使用同一种语言文化——英语语言进行交流时就非常容易导致误会的产生。
  

1. 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碰撞

  所谓的思维就是指人类的大脑对记忆表象所进行的分析及加工,然后形成一种全新的表象的心理活动过程,这是思维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也就是经常说的想象。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思维就非常发达。这一点充分生动地体现在中国文学史上。比如,《诗经》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一个非常精典的范例。中国人思维的突出与象形文字的存在可能有着密切关联。如:日、月、山、川、水、火等汉字都具有象形的典型特征。这或许正是汉语的早期文字被称作象形文字的理由。但是,英语国家的英、美人却擅长于抽象思维。抽象思维通常也被称作逻辑思维,指的是运用概念所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又如:英语词汇中具有大量的抽象名词,它们的使用频率远超出汉语词汇中的抽象名词。经常习惯于运用各种思维模式。由于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异,人们在解决理由时,对于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运用是截然不同的。这一差异是英语教育者和学习者了解的内容,否则将极易造成思维混乱、理解困难等局面。
  

2. 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碰撞

  所谓的综合思维即从思想上将思维表象的各个整合起来,将其各种属性、方面、联系等相结合。而分析思维却是从思想上将一个完整的思维表象分解成各单个,将它的各种属性、方面、联系等进行区分。在实际的思维过程中,中国人倾向于综合性思维,英、美人倾向分析性思维。这种差异在文学艺术领域体现得更加明显。如,中国的京剧是我国戏剧中的国粹,它的表演方式主要体现在:唱、念、作、打上。那么西方的艺术表现形式则是:歌剧是歌者不舞,舞剧是舞者不歌,还有话剧的表演者是既不歌也不舞,芭蕾舞就更是只舞不歌的表演了。所以,明辨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之间的差异,避开发生文化冲撞是准确把握英、汉语语言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
  

3.“统一”与“对立”的思维碰撞

  中国有史以来一直非常注重事物对立面之间的和谐共处,即对立中的统一。相对而言,英、美文化则过多强调对立面之间的斗争与转化,即统一中的对立。虽然传统的中国哲学并不否认对立,但是却非常注重和强调 “统一”的一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贯主张“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一位著名的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说过的一句话,东方人见到了统一忽视了区别,西方人见到了区别遗忘了统一。这句话非常准确地道出了东、西方在“对立”与“统一”上存在的思维差异。教学者与学习者只有熟悉这些思维差异现象,才能避开碰撞的发生,学好地道的英语。
  

4. 大、小程序方面的思维模式碰撞

  在观察事物和解决理由的思维方式方面,中国与英、美国家的人同样显著的差异。在大、小思维方式上,东、西方两种文化,尤其是中、英两种文化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中国人深思理由的习惯是从大到小,自上而下;而英美人深思理由是从小到大,最显著的差别就是对地址的排列。如:中国人写信址时,按汉语习惯:国名—省/州名—城市名—街道名—住所的门牌号—收信人姓名书写,可美国人的地址书写却与中文的完全相反,即从小到大。在姓名的表达方式上更是大相径庭,汉语的姓名是先姓后名,英美人却是先名后姓。而且中文的许多双音节词的组合排列从大到小。如:大小、高低、长短、宽窄、高矮、年月、分秒等。还有中国人或学生在写文章或论文时偏爱选择大题目。比如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题目,中国的学生倾向于选择的题目通常为“如何改善人类的存活环境”、“保护大自然”等大题目;而英美学生的论文题目会更具体化,他们所选的文题常常倾向于“如何处理本地的污水”、“本地区废弃物的处理办法”等。
  

二、思维差异碰撞对英语学习的制约

  思维模式形成于人们所存活的区域及其特殊的文化环境。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根源来自于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年博大而精深的悠久历史。在儒教、道教、佛教文化的长期熏陶下,中国人形成的思维模式所崇尚的是审慎、谦虚和温文尔雅,倡导遵守“三纲五常”、宣扬“理乐教化”。在行为举止方面“服从”和“接受”远多于“抗拒”和“挑战”。而隶属于西方文化的英、美文化主要渊源在于长期受到古希腊的文明及基督教教义的影响,形成了西方人性格中善于“挑战”和敢于“创新”的思维模式。正确引导学生明了这些差异是英语学习中避开发生碰撞及影响学习质量的必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