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汉英双语心理词汇提取的《红楼梦》英译本的翻译风格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8518 浏览:2559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0
摘 要:本文从汉英双语心理词汇的提取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以语义激活扩散模型为理论基础,词汇联想实验探讨《红楼梦》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个英译本在词汇层面上不同风格的认知心理学理据。词汇的讨论主要于颜色词和宗教词。文章的结论是:心理词汇不同的存储模式和提取规律会影响杨、霍的翻译过程,从而使译作在词汇层面上风格各异。
  关键词:心理词汇提取;《红楼梦》英译本;颜色词;宗教词;词汇联想实验;翻译风格
  1006-026X(2013)09-0000-01
  

一、《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翻译策略的现有研究

  《红楼梦》杨、霍两个英译本不同翻译策略的现有研究视角虽广,但多在对译作的描写、解释、争论上,对译作的产生过程(即翻译的心理过程)研究颇少,批评性的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翻译的过程,实质上是理解原文、表达译文的过程。这种过程“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语言活动,但从翻译的主体即译者的角度来说,翻译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这一思维活动体现在杨、霍两位译者的词汇翻译层面上,原文词汇的理解即是提取译者中文心理词汇的语义,译文词汇的表达即是从译者心理词汇提取英文词汇。既然词汇翻译过程离不开心理词汇语义的提取,翻译受心理词汇语义的存储模式和提取规律的影响。本文将从汉英双语者心理词汇的提取这一全新视角,以语义激活扩散模型为理论基础,来探讨《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在词汇层面上风格各异的理由。
  二.汉英双语者心理词汇语义的存储模式和提取规律
  心理词汇是指词汇知识在永久记忆中的表征。包括词的语音、句法、词法和语义知识等几个方面。在双语习得者的大脑中,两种不同心理词汇的语义是独立存储?还是共享?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各种实验策略对双语心理词汇语义表征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绝大多数实验支持熟练双语者心理词汇的形式分别表征,但语义共同表征。这说明尽管汉语在书写、言语表达等方面与英语差别很大,但熟练汉英双语者的心理词汇共享一个语义系统。
  由于语义网络的激活扩散作用,汉英双语者提取任何心理词汇的语义时,特定概念的激活会扩散到与其紧密联系的其它概念中,并使这些概念也一定程度的预先激活。所以更熟悉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汉英双语者在提取概念“红”时,“幸福”、“繁荣”等概念也同时激活,而更熟悉英语和英美文化的汉英双语者在提取概念“红”时,记忆系统激活的则是“愤怒”、“”、“暴力”等不同概念。
  杨、霍两位译者在词汇层面英译《红楼梦》的过程实质就是提取心理词汇的过程。这一过程受上述双语心理词汇的存储模式和提取规律的影响。本文第三将用词汇联想实验详细讨论两位译者在翻译颜色和宗教词汇时,心理词汇的存储模式和提取规律是如何左右译者的抉择,而致译文风格各异。
  三.心理词汇的存储模式和提取规律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翻译风格的影响
  

1.颜色词的翻译

  《红楼梦》有“近代汉语典范”之称,其使用颜色词种类之多、数量之大、频率之高、 范围之广,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中无出其右者。其中,“红”出现的频率很高,而杨、霍的译法迥异。究其理由,研究者解释为:霍明确意识到汉语的“红”和英语的“red”含义不同,“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阳光”、“幸福”、“热烈”、“繁荣”、“运气”、“闺阁”等,相当于英语的“金”或“绿色”,在现代更有“革命”之义。英文中“red”有“愤怒”、“”、“暴力”的含义。为顾及读者感受,霍采取归化策略,即原文文化服从译文文化。在情况下霍用“绿”代替“红”。贾宝玉的“怡红院”成了“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s”;“怡红公子”成了“Green Boy”。
  本研究词汇联想(word association)实验,从译作的产生过程即翻译的心理过程探索霍在英译“红”时,为何以“绿”替“红”。词汇联想实验分为两种,一是单一联想,一是连续联想。单一联想指说出或写出由刺激词联想到的第一个词;连续联想指在规定时间内说出或写出尽可能多的词。其理念是刺激词和联想到的那些词的连接强度最大,语义联系最紧密。
  

2.宗教文化词的翻译

  宗教信仰乃民族文化的组成,对语言的发展影响极大。英汉两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同,自会体现在语言方面。《红楼梦》,一部中国古典名著,浓缩了中国佛、道传统文化的精华,佛教、道教思想贯穿始终。英语中出现的主要是基督教文化。《圣经》对整个西方文明的形成、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
  霍译: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done,but with ambition won’t he done,he done.
  杨译: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Yet to riches and ranks each aspires.
  现有研究认为,霍从西方文化的视角出发将“神仙”译为“salvation(拯救)”。“拯救”是基督教的概念。基督教认为,人的存在是有罪、有限的,人类的自救和自我解脱徒劳,人只能把得救的希望寄托于彼岸的上帝。对人来说,真正的幸福是彼岸天国的永生,而不是今世有限的感官和的满足。因此从“罪孽”中获得“拯救”圣徒,进入来世永恒的天国,才是基督教徒的最高追求。因此霍为了照顾西方读者的宗教信仰,才将“神仙”译为“salvation”。霍译的基督教价值取向明显。而杨将“神仙”译为“immortals”,反映了中国的道教思想。东方文化中,“神仙”是道教,特别是道教早期的核心思想和根本追求。这些神仙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不为俗事所累,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自然能把“功名”、“金钱”、“娇妻”这些世俗的东西忘掉。但在西方文化中,特别是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神就比东方的神仙活跃多了,他们都有七情六欲,除具有某些神奇的力量外,与正常人没什么区别。他们对“功名”、“金钱”、“娇妻”这些世俗的东西就没有必要忘掉,所以当西方读者看到“immortals”就会产生疑问。
  心理词汇不同的存储模式和提取规律会影响杨、霍的翻译过程,从而使译作在词汇层面上风格各异。不一定解释为:杨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了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而主动、有意识地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霍为了迎合英语国家基督教读者的口味,为便于读者理解,让英美读者更容易接受,而主动、有意识地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
  

四、结语

  与目前大多数探讨《红楼梦》杨、霍两个英译本不同翻译策略的研究不同,本文从汉英双语心理词汇的提取角度,以语义激活扩散模型为理论基础,尝试运用词汇联想实验探索《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在词汇层面风格各异的认知心理学理据。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是对现有《红楼梦》翻译风格研究的补充,也有利于推进心理语言学、翻译教学、以及《红楼梦》翻译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范敏.目的论对《红楼梦》中谚语翻译的启迪[J].红楼梦学刊,2007(2):187-202.
  [2] 冯全功 张慧玉.广告修辞学视角的的《红楼梦》英译研究[J].红楼梦学刊,2011(6):27-44.
  [3] 刘晓琳.评价系统视域中的翻译研究——以《红楼梦》两个译本对比为例[J].外语学刊2010(3):161-163.
  [4] 肖维青.语料库在《红楼梦》译者风格研究中的应用——兼评《母语文化下的译者风格<红楼梦>霍克斯与闵福德译本研究》[J].红楼梦学刊,2009(6):251-261.
  [5] 张曼.杨宪益与霍克斯的译者主体性在英译本《红楼梦》中的体现[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4):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