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翻译的顺应性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4122 浏览:1227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2
摘 要:林语堂《老子的智慧》以忠实、通顺、美为标准来翻译《道德经》。Aleister Crowley则用西方学者的视角翻译这部中国古代哲学著作。本文从顺应论的角度出发,以《上善若水》篇为例,分析比较这两个译本在语境、语言结构、动态过程及意识凸显度方面的顺应表现及效果。
  关键词:顺应理论;《道德经》翻译; 翻译研究
  

一、 引言

  《道德经》共81章,只有五千言,但深奥难懂,加上中西文化迥异,不同时期不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翻译时考虑的因素不同,《道德经》的英译本也形式各异。
  林语堂1932年在译论《论翻译》中提出翻译三标准(忠实、通顺、美)并将其贯穿于《道德经》译本《老子的智慧》(1948)之中。英国神秘学者Aleister Crowley对《道德经》的翻译(1923)则是建立在对中国古代哲学理解的基础上,对另一位神秘学者Amalantrah的译本进行的再创作。两位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及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处理方式不同,但为了最真实地传递老子的智慧和思想。他们在翻译过程中都考虑到了中西语言和思想的差异,译文在语境、语言结构等方面体现出不同程度的顺应。
  

二、 顺应理论

  

(一)核心概念及其分析维度

  语用学家Jef Verschueren提出顺应论并于1999年在专著《语用学新解》系统呈现[1]。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是一种顺应过程,不仅要顺应交际意图,还需顺应交际语境,该过程是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1]。理解语言顺应,需把握三个核心概念,即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变异性是语言的一种属性,决定(语言结构的各个层次)可能选择的范围,语言选择的范围是不断变化的,交际过程中,为满足交际,做出表达选择时可能会排除掉某些选择项创造出新的表达;商讨性指语言选择不是机械按照严格的规则或固定的形式-功能关系做出的,而是基于灵活的原则和策略进行的。顺应性使人类能够从各种变异可能选项中作出商讨性选择以满足基本的人类交际需求。语言只有具备了变异性和商讨性,其顺应性才可能。顺应论的分析维度以顺应性为出发点,语言顺应包括语境、语言结构、动态和意识凸显程度的顺应[2]。
  

(二)顺应论与翻译

  翻译从某种程度上可看成是译者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满足交际活动的而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因此,运用该理论进行翻译研究和分析是可行的。从顺应论的观点看,翻译时译者为最大限度满足交际的,对原文的理解及对译文语言的选择也是做出顺应的动态过程,这种顺应应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语言结构而变化[3]。
  

三、《道德经》英译本的顺应性研究

  语言的应用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选择可发生在语言的各层面(如语音、句法、词汇、语义等层面)。顺应论认为交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因此顺应过程应考虑顺应对象,包括其知识水平、信念、期望等。此外还需考虑顺应层次,在语义、句法等层面上作综合性考虑。
  下文从语言顺应四个角度出发,以《上善若水》篇为例分析比较Crowley和林语堂的《道德经》译本,以期发现两者在顺应上的差异及其不同效果。
  

(一)语境

  Verschueren[2]认为,“语境”包括交际语境(交际双方是焦点)和语言语境(衔接、互文等手段实现)。两个译本在语境的顺应上考虑的不同,译文的效果也有差异。
  

1.交际语境

  Crowley的译本把交际对象(译文读者)放在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身上,用一些高级的词汇和复杂的句式呈现高深莫测的中国古代哲学,译文稍显晦涩,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某些专业人士对哲学的审美期望。而林语堂的译本浅显易懂,把大众读者当作其交际对象,综合考虑了大众读者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因此,林译本的有效交际对象和传播范围要广些。
  

2.语言语境

  Crowley的译本了不同的衔接手段,包括第三段的连接词also,第二段的平行结构“of ...to (be)...”与主语“the virtue”的省略等。林语堂的译本在语言语境方面的顺应与Crowley的区别不大,最明显的也是了衔接手段,如使用连接词“and”和“wherein”及平行结构“in his..., he loves...”。
  

(二)语言结构

  

1.词汇和句法

  一篇文章简单易懂与否,词汇和句法的运用是最直接的判断因素。
  Crowley的译文选择不少古英语词汇(如thou, whereby, seeketh),译文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文古语的特色。句式方面运用了较正式、较散文式的句型(如Is not Water the soul of the life of things, whereby they change?/So also it resembleth the Tao, in this Way thereof/ thus offendeth he no man),但译文散文式的结构忽视了原文的诗歌风格,句法整体上不如原文言简意赅、简练传神,对语言水平较低的译文读者来说会产生一定的理解难度。
  林语堂的译文选择相对简单的词汇,用浅显易懂的英语词汇表达深奥的道家思想,降低了译文的阅读难度。句式方面也顺应了原文的特点,选择简单短小的句式,顺应了原文的诗歌风格。此外,原文第三个意群“居善地,心善渊……”用了七个句式相同的排比句,且谓语动词“善”,林译本选择了七个简单的排比句“in his...he loves…”做出相对应的翻译,在修辞风格上对原文富有感染力的排比句做出顺应了。
  

2.语音或音律

  语音或音律上的顺应主要看译文选择的词汇或句式整体上能否形成一种音律美感,读起来如原文一样朗朗上口,优美动听,既传达了情感,又增强了音律美。就该篇而言,原文第三个意群有七个排比句,读起来抑扬顿挫,所以应考虑译文对该在音律节奏方面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