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作品之创作与翻译风格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4459 浏览:1237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8

一、引 言

  《麦琪的礼物》是一部著名的短篇故事集,是杰出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经典著作。欧·亨利,美国作家,原名威廉·西德泥·波特,他一生成就卓著,共留下一部长篇小说和300多篇短篇小说。因其小说多以纽约曼哈顿人们的生活为题材,故被美国文坛誉为“曼哈顿诗人”。他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被并称为“世界三大小说大师”。他的许多优秀短篇小说如《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享誉全球文坛,而他本人也享有“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的美誉。他的小说揭露了社会的检测、丑、恶,彰显了世间的真、善、美,像“冬日的阳光”给读者以心灵的温暖,被人们赞为“荒漠中的绿洲”。品读欧·亨利的作品,可以看到人性的光辉和生活的温暖。他的作品有一种特别的魔力,始终给人一种新鲜灵动的诗意美。他将生活中那些戏剧性的故事,用超时空的笔法描写出来;其漫画般的人物素描,令人啼笑皆非的情节,出人意料的结局,使文章妙趣横生又充满哲理。他的作品让读者瞠目结舌却又能领悟故事的真谛,在感叹故事精巧绝伦的同时感受到其中蕴涵的,这就是欧·亨利作品的成功之处。
  传统翻译学中译者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源语中心论认为翻译就是简单的模仿。20世纪70年代,翻译界发生了“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地位逐渐显现出来,而翻译研究也从源语中心论转向了译者中心论,直到现在,“译者主体性”的讨论还在持续。译者逐渐从“一主二仆”的传统地位中彰显出来,文学翻译学的主体。本文将从2006年张经浩译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中撷取一些经典译文,探究译者主体性在译文表达方面的作用,以求再传原文之神。
  

二、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是西方学者罗宾逊在其著作《译者登场》中首次提出的,翻译研究应该把译者的个人思想和主观感受作为。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开始逐渐彰显。国内也有学者作出类似的论述,我国的著名作家杨能武认为,在文学翻译活动中译者处于中心地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中心地位和主体性地位受到。
  这里所说的译者主体性,是指在翻译活动中译者的客观被动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作者、译者和读者是翻译活动的三大因素。在翻译活动中,译者不可能随心所欲,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他要受读者和作者的制约,还要受到语言水平、思维方式和文化特色、民族特点、时代背景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又是完全自主的,他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去选择和理解原文,并在译文中加入自己的创造性。在翻译时,译者要尽量做到目标语文化和源语文化的统一:要在目标语文化中融入源语文化,以求可以透彻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和内涵;还要用符合目标语文化的语言将原文再现给读者,充分表达原文的创作精神和思想感情。
  

三、欧·亨利作品的成就与主要特点

  欧·亨利是众多短篇小说家中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推动了整个短篇小说界的发展。孩提时代的他就从保姆那里听到了故事,并在学校里开始崭露头角。从事创作以后,他也是经常与社会上各行各业、三教九流的人交往,并从他们的生活中获得创作的题材与灵感。他的作品不是随心所欲的宣泄,而是严谨而负责的评述,他创作时尽心尽力,细致认真。欧·亨利的作品品质高且数量大,涵盖了优秀短篇小说应该具有的特色,流传广泛并别人学习的榜样。他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找到了吸引读者的窍门:开篇就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兴趣,然后在故事的情节发展中一直留有悬疑,给读者以期待,而在结尾,构造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让故事在这里戛然而止。他早就明白:要想让读者能一直保持的兴趣和热情读到最后,从故事的开头就要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在整个故事情节中要不断设置期待让读者一直保持好奇并急于探索,让读者渴望读到最后,欲罢不能,然后在读者的期待和渴望中用石破天惊的结局将一直隐藏的秘密和悬疑揭示出来。品读欧·亨利的作品,要往深处品味,才能明白那些看似出人意料的情节其实一直都在情理之中。只有拨开层层疑云,才能重见阳光,那种柳暗花明的清晰感才是作品的本质。这种阅读过程中的情感起伏、扣人心弦,让人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情感、智力投入其中的精神享受,才是作者给读者最好的礼物。欧·亨利本来就擅长情节的设计与安排,这种技巧也他作品的一大特色。他在故事的前面的铺垫和准备,就是为了结尾处那出奇制胜的一笔。整个故事虽然诙谐幽默,妙趣横生,但是却环环相扣,严谨有序,的一切自然而又合情合理的。所以,在短篇小说的创作、理解和欣赏时情节是最为的因素,包括作者、作品如此。
  

四、张经浩的译者主体性

  最能反映译者主体性的当然是译文本身。由于语言文化本身的差异和文本的不确定性,翻译时目标语文本要在理解原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和意象文化两方的转换。张经浩老先生的翻译策略时刻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
  

(一)文化意象

  由于不同语言环境下的文化差异,对于英语语言中的典故是一些习语,中国读者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张老在这个理由上异化策略,用套译、直译加注等方式将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差异忠实地反映给读者。在翻译过程中将文化意象进行替换或删除,丰富了目标语文化的内涵。
  直译加注可以保持原文的内涵和韵味,可以让读者重温原文的历史文化,感受到美国文学的魅力。张老这种方式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化,还让读者译作跨越时空,了解西方文化的艺术精髓。
  但是在翻译时,源语文化中有些意象是不能被直接翻译的,目标语文化中没有相应的习俗,也就不能被读者理解,这时张老就套译法,尽量保留原文的内容和风格。他中国读者所熟知的意象来替换原文的意象,这就是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张老这种译法消除了东西方文化的隔膜、反映了源语文化的乡土气息。替换后的意象同样可以表达原文的内涵和精髓,使读者可以感受到原文的审美观。
  张老还经常创造性的省译法来弥补目标语文化的缺失,避开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这种译法将目标语文化中没有对等效应的原文意象删除,只保留语义信息来满足原文的语言要求。如果完全按照原文翻译,这种异域文化意象可能不能被中国读者全部理解,但是张老这种省译法就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直接理解原文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