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外文图书利用及馆藏结构调整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32292 浏览:146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9
[摘 要]以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利用该馆使用的汇文管理系统,对该馆2007—2010年外文图书馆藏和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各类外文图书的入藏比与读者需求比进行比较,揭示读者需求符合程度。运用访谈研究方式,从读者角度了解该馆外文馆藏存在的理由。结合学校学科建设,提出优化馆藏结构的倡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外文图书;资源建设;馆藏结构;图书利用
  []B[文章编号]1006-6041(2012)01-0020-04
  
  

1 引 言

  外文图书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组成,但相对于中文图书而言,外文图书昂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文图书的资源建设。如何在购书经费不足的状况下,使高校图书馆的外文馆藏能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适应高校发展,已图书馆迫切解决的理由。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高校,最近几年,学校的学科建设稳步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国际交流加强。读者对外文图书越来越大的需求,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外文图书购置经费逐年增加,2007—2010年间平均每年为52.5万元。为了充分发挥外文文献的资源价值,更好地为读者怎么写作,笔者对我馆2007—2010年外文图书的馆藏结构和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在充分了解读者外文图书阅读倾向、外文图书利用情况以及外文图书资源建设中存在理由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学科发展,对外文图书的资源建设和馆藏结构提出合理化倡议。
  

2 研究内容与研究策略

  利用图书馆汇文管理系统对我馆2007—2010年间外文图书的借阅情况和馆藏情况进行统计,包括读者分类借阅统计、中图法借还分类综合统计以及外文图书馆藏量等数据(只包括我馆已编入汇文系统并进入流通领域的外文图书)。
  在对外文图书馆藏结构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涉及以下几个计算公式:1)年利用率=(年借阅量/馆藏量)*100%;2)文献入藏比=(某类文献的馆藏数/馆藏总文献数)*100%;3)读者需求比=(某类文献的借阅量/借阅总量)*100%;4)读者需求符合程度=文献入藏比-读者需求比。
  此外,我馆召开了外文文献需求读者座谈会,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更全面地了解了目前外文图书馆藏存在的理由以及读者对外文图书的需求,并听取他们对外文图书采购和利用等方面的倡议。
  

3 统计结果与分析

  3.

1 读者分类借阅统计与分析

  外文图书借阅统计分析是了解读者外文文献需求特点和外文文献资源建设是否合理的依据。对不同类型读者的外文图书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可以反映出他们利用外文图书的情况。我馆读者类型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教师、教辅人员和其他成员。不同类型的读者对外文图书的需求各有不同,统计结果表明:各年度借阅量位居第一的均是本科生,其借阅量都超过该年度借阅总数的60%;研究生年借阅量排名第二,占年度借阅总数的10%—30%;教师年借阅量排名第三,占年度借阅总数的5%—7%(具体数据见图1)。这说明我馆主要的读者群体是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
  图

1 不同类型读者外文图书借阅情况

  调查还发现,在最近4年中,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教师这4类读者的外文图书借阅量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具体数据见表1)。研究生的借阅量自2008年起呈上升趋势,本科生和教师的借阅量则逐年下降。留学生的借阅量自2008年起也呈逐年递增趋势,这与学校国际交流规模不断扩大、留学生日益增加有很大的关系。对此,召开读者座谈会与教师代表进行了交流,了解到教师对专业类外文图书的质量要求比较高,他们更加关注最新出版的、学术性强、对科研帮助大的外文书籍,而由于受图书采购经费紧张、采购程序繁琐、采购人员学科专业知识欠缺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我馆的专业类外文图书并不能满足教学科研的需求,从而影响了教师的借阅量。
  图书利用率是揭示馆藏质量与藏书利用情况的一个指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情况和读者怎么写作水平,为加强和改善图书馆的各项怎么写作工作提供依据。[1]分别统计了2007—2010年间我馆外文图书购置经费、藏书量、借阅量以及利用率,结果表明,图书馆外文图书购置经费和藏书量均逐年递增,但是外文图书借阅量和利用率却逐年下降(具体数据见表2)。召开读者座谈会,了解到外文图书借阅量与利用率下降的理由主要有3方面:一是馆藏专业类外文图书偏旧,最近1—2年出版的新书较少;二是由于期刊论文内容较新,获取方便,读者通常会利用电子数据库来获取文献;三是外文文献获取途径日趋多元化,读者可以利用网络获取文献资料。
  另外,对各类外文图书的利用率分别进行了计算与分析,从表3中可以看出,利用率最高的是I类,为22.1%;其次是H类、G类、B类和K类,它们的利用率在10%—20%之间;而R类、X类、N类、T类的利用,在1%—2%之间;E类、Q类、S类、Z类外文图书的利用率都小于1%;U类与V类外文图书的利用率最低,为0。
  对不同类图书借阅量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帮助了解和掌握读者对图书的需求特点,以及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规律,从而指导、调整图书采购工作,提高图书馆的怎么写作质量,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和信息中心的作用。[2]为此,对最近两年不同类外文图书的借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与2010年这两年外文图书借阅量排在前2位的类没有变化,始终是I类(文学)和H类(语言文字),而O类(数理化)、G类(文教体育)、B类(哲学)、K类(历史地理)图书都进入了前6位,只是在排行上有点小变动。2009年与2010年,V类(航空航天)、U类(交通运输)这2类图书的借阅量均为0册(具体见表3)。文学类与语言文字类外文图书借阅量大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文学类图书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2)外语专业的学生要求阅读一定量的外文版文学类书籍;3)外语学院读者对外文专业用书需求量大,语言类、翻译类等外文图书的使用率比较高。另外,统计结果也反映出学校的学科设置和学科建设对外文图书借阅量的影响比较大。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省属大学,工科专业比较薄弱,因此工科类外文图书借阅量;2009 年,学校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相关专业外文图书的藏书量和借阅量都有所增加,例如教育类、数理科学类外文图书都列入借阅量排行前4位,这与教育学科、数学学科、物理学科积极开展申博建设工作有密切关系。
  3.

3 外文图书馆藏结构分析

  馆藏图书分类统计可以反映出图书馆的藏书结构与特点,馆藏图书的种类应与学校的学科设置相一致,合理的资源分布可给教学提供良好的支持。[3]截至2010年12月31日,我馆共有外文图书30 626种47 807册,平均复本数为1.56册。图书种数位于前5位的是O类、I类、H类、T类、F类,后5位的是V类、A类、U类、E类、S类,具体数据见表4。以上统计数据表明,我馆外文图书馆藏分布以O类、I类、H类、T类、F类图书为主,以D类、G类、K类等图书为辅。这种布局既有合理的一面,又存在不足之处。其合理性体现在我馆外文馆藏建设以学校学科建设为导向,数学、物理、化学、文学、语言学、教育学等我校的学科,馆藏建设也要考虑这些类;其不足之处体现在T类、F类和D类等外文图书偏多,造成资源浪费。